ID: 24148840

4.11 拧螺丝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3884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11,螺丝,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一课 拧螺丝 一、教学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不同钉类(一字、十字等)和对应工具的匹配关系;了解螺丝刀等工具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原理。 2.科学思维:能根据钉的外观特征推理匹配对应的使用工具;能分析不同场景下工具选择的逻辑依据。 3.探究实践:能规范完成螺丝刀等工具的实操使用;能独立完成钉类与对应工具的分类任务。 4.态度责任:养成规范使用工具、爱护工具的习惯;树立实操时认真细致、安全操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准确区分一字、十字、内六角、外六角四种螺丝的外形特点。 2.掌握螺丝刀、扳手与对应螺丝的匹配方法,以及“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拧松”的操作要领。 (二)教学难点 1.正确使用内六角扳手插入螺孔、开口扳手卡住外六角螺丝对边进行旋转操作。 2.理解“工具与螺丝匹配”的原理,能在实操中快速选对工具并规范操作。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螺丝分类卡片(一字、十字、内六角、外六角螺丝图片)、螺丝实物(每种类型2-3个)、螺丝刀(一字、十字各10把)、扳手(内六角、开口各10套)、多媒体课件(含螺丝图片、工具使用视频)。 2.学具准备:每人一套简易实操材料(含4种螺丝各1个、对应螺丝刀和扳手各1把)、任务单(螺丝分类表、实操记录表)。 3.场景准备:提前布置“生活螺丝场景角”,摆放组装家具、自行车零件、手表模型等含螺丝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40分钟)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5分钟) 1.出示“生活螺丝场景角”的物品(如组装书架、自行车脚踏板),提问:“同学们,这些物品在组装或修理时,都需要用到一个‘小帮手’,它身上有一圈圈的纹路,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螺丝,引出课题《拧螺丝》,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认识螺丝,学会分类(10分钟) 1.观察特征:展示四种螺丝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螺丝的‘头部’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发现一字螺丝头部是“一”字形凹槽、十字螺丝是“十”字形凹槽、内六角是六边形孔、外六角是六边形凸起)。 2.分类练习:发放螺丝分类任务单,让学生将实物螺丝与对应的类型(一字、十字、内六角、外六角)进行匹配,教师巡视指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3.小结:四种螺丝的外形区别,强调“根据头部形状区分螺丝类型”的方法。 (三)学习工具,掌握方法(15分钟) 1.认识工具:出示螺丝刀(一字、十字)和扳手(内六角、开口),讲解工具名称,提问:“哪种工具对应哪种螺丝呢?”引导学生结合螺丝形状思考匹配关系。 2.示范操作: 螺丝刀:教师示范用一字螺丝刀拧一字螺丝(顺时针拧紧、逆时针拧松),边操作边讲解:“对准凹槽、用力平稳、顺时针转拧紧,逆时针转拧松。”再示范十字螺丝刀的使用方法,强调“对准十字凹槽,避免打滑”。 扳手:示范内六角扳手(插入螺孔、握长柄旋转)和开口扳手(卡住外六角对边、平稳旋转)的操作,重点讲解扳手“选对尺寸、卡紧螺丝”的要点。 3.学生实操:学生用自己的学具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动作(如螺丝刀没对准凹槽、扳手没卡紧等),完成后填写实操记录表。 (四)生活应用,拓展延伸(7分钟) 1.带领学生参观“生活螺丝场景角”,引导学生观察:“组装书架用的是什么螺丝和工具?修理自行车脚踏板需要哪种扳手?” 2.组织学生分享:“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拧螺丝的场景?”(如修玩具、装闹钟等),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生活价值。 3.小结:强调“选对工具、正确操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 (五)课堂总结(3分钟) 1.师生共同回顾:四种螺丝类型、工具与螺丝的匹配关系、拧螺丝的基本方法。 2.表扬实操表现优秀的学生,结束课程。 五、板书设计 4.11 拧螺丝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