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近年来从高考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 其中考查最多的是景物形象,其次是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 鉴赏 事物形象 鉴赏 景物形象 鉴赏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再如,屈原的《离骚》塑造了一位忠于祖国、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写法。 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诗经·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写法。 注意: a.这两类形象有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 如:《念奴娇 赤壁怀古》 既塑造了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周瑜形象,也塑造了自己的年老无为却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豪迈形象。 b.这两类形象有时是同一个,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如:《江雪》 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坚韧不屈、坚守信念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 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 傲视权贵的形象 【举例】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忧国忧民的形象 【举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钟情田园的形象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举例】 【举例】 爱贤惜才的形象 【举例】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儿女情长的形象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的《无题》 朋友离别的形象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渭城曲》 【举例】 报效国家的形象 【举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的《从军行》 归隐山林的形象 【举例】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举例】 高考考察内容 1.把握形象的特征以及刻画人物形象方法。 2.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3.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常见提问方式 诗歌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通过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概括特点 一句话概括诗中人物是个什么形象。总体特征(两三个词)+身份(如少女、劳动妇女、贫苦人民、思妇、游子、征人、悲士、英雄、隐士、爱国者、诗人等) 答题步骤 分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巧,通过翻译诗意,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明确作用 用了什么手法,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首诗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一个(群)……的形象。 规范答题样式 步骤 1 诗歌中……句写了……,表现了……;……句写了……,表现了……。 步骤 2 诗人通过塑造……,抒发(表现)了诗人(主人公)……的情感(态度、情操等)。 步骤 3 (2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