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5261

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阶段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36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福建省,阶段,答案,试卷,语文,考试
  • cover
福建省漳州市三中2025-2026学年10月阶段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念奴娇 井冈山① 毛泽东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②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③。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1965年 注:①1965年5月毛泽东重访井冈山,写下该词。②五井碑:井冈山上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总称五井。③古代曾云海绿:有人说,这里古代曾经是绿色的海。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作者回到阔别三十八年的井冈山,故地重游,引发了无限感慨,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气和雄心。 B. 该词上片主要描写了井冈山宏伟壮丽的景象,下片主要回忆曾经的革命战争,让读者领略到作者豪迈的风采。 C. “犹记”两句,是作者对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回忆,革命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激战如同发生在昨天。 D. 词的下片中“万怪烟消云落”一句,运用了夸张、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喜悦。 2. 试从情与景角度,对上片内容进行赏析。 (二)(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但是,不能喊,不敢喊。他要窒息了。 行军路线是向北的,他是向北走的。走了有三小时,也许四小时。走了四十里,也许是五十里。应该到铁路了,也许站在铁路的边边上了? 停住脚,沉住气。再看一看,再听一听,只要点点与人有关的东西,一缕烟,一个脚印,一丝灯光……那么,一切就有希望。自己,自己背上的档案,那里有埋在淮河畔的小榕的入党报告。还有老邹,咯着血的老邹,只有自己知道他躺在什么地方。 没有,一切与人有关的迹象都没有。 无声无息的泪水,乘着无月无星的夜,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 “可能走岔了路?”伍原在心里跟自己商量着。 “不,方向是对的。在接近敌区时,是不做路标的。” “那么,现在已经接近敌区了?” “肯定,快到铁路了。” “那就快走!不能停留。”顿时,伍原感觉在这灰蒙蒙的后面,有什么东西活动了起来,无数隐蔽的眼睛,冰冷的枪口,潜伏的危机。但是,往哪里走呢? 棉衣已经湿得贴在了胸口,背上是越来越沉的档案。伍原狠狠地跺了跺脚,听天由命地坐到地上,泪水便像决了的堤。 可是,慢!那是什么?好像冥冥中有神,不,鬼!鬼火? 远远的,贴在地上,就那么一小点,一小点儿黄黄的光,不飘忽,不闪烁。伍原不敢眨眼,屏息静气,站起身,啊!一站起,它便像钻入了地下。伍原赶紧趴下。在呢!荧荧的,黄黄的,小小的一点。在呢!在呢!伍原小心翼翼地,敏捷地,他不知哪里来的这份力气,竟像只猫似的向那一小点儿轻盈迅速地爬去。 这如豆的一小点光。 世界再不是死的,自己再不是孤独的,部队就在前面,档案当然会安然无恙地交给指导员,老邹当然也会马上接回来。这一点如豆的光,明天,包含着一切的明天,这不飘忽,不闪烁,小如绿豆似的光! 有人了!找到人了!我到底找到老乡啦!“老乡!”伍原迫不及待地叫了一声。这一声叫,却不防把自己的眼泪叫得掉了下来。“老乡!老乡!”他连连地又叫了两声。一半是为了需要,一半是为了自己想叫。可是窝棚里静静的,没有任何反应。伍原赶紧爬到跟前,从高粱缝隙里看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