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6184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5-10-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3807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解析,PDF,试题,政治,月月
    政 治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 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4第一课至第五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老校长张伯苓曾向全体师生发出:“你是中国人吗? 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的“爱国三问”,这铿锵有力的“三问”一直回响在南开人 心中,激励着一代代南开学子志业报国。新时代新征程,南开大学将继承爱国主义传统, 甜 弘扬追求变革的时代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秀人 才。由此可见 ①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②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对 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能动作用 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蜜 2.艺术演进的背后均有哲学的巨手。单从西方艺术来看,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无不是冲破神 权束缚、彻底解放人性所致,于是出现了艺术之人性美、理想美。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艺术,随 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出幻想、回到现实成为时代思想,出现了艺术之现实 美、客体美。由此可见 ①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②艺术的发展需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艺 术的演进得益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④有了哲学思想指导必将在艺术上有所造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把“一个结合”丰富和发展为“两个结合”。“第二个结 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可见 【高二秋季第一次月考·政治第1页(共6页)】 26-T-053B 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②“两个结合”源自实践,做到了客观 与主观的统一③“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④“两个结合”赓续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历史不是躺在书本中的冰冷文字,而是既往的客观事实,对历史的学习研究不能添加任何“化 学试剂”和主观想象。尽管讲故事的方式会让历史更加生动鲜活地得到呈现,但讲故事并不 意味着历史可以随意杜撰,而应当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前提。上述论断强调的是 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 ③用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 识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蚕的生长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有 其独特的特征和变化,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对于蚕丝的生产 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蚕的一生要经过 卵、幼虫、蛹、成虫 ②人类对于蚕的认识随着蚕的发展而发展 四个发育阶段 ③蚕生长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彻底否定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建立人为事物联系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 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这 体现了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②在对立统一中把握食物的数量与质量的平 衡 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