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八章 8.6 第一课时 浮力 目录 CONTENT 教学目标 FIRST PART 01 教学内容 SECOND PART 02 练习思考 THIRD PART 03 课后作业 FOURTH PART 04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探究并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测量浮力的方法. 死海,一个独特的自然奇观,位于约旦河谷,因其极高的盐度而闻名于世。在死海里游泳的人,竟能自由畅游,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人浮在海绵上的原因———浮力。 【视频欣赏】 课堂引入 死海里的人为什么会浮在海面上呢? 知识点1 浮力 1. 探究浮力现象 现象 水中的木块 原因 气球放飞后,飞向高空 在空气中的氢气球受到空气对其向上托举的力 气球 现象 原因 按在水中的木块,松手后,木块上浮 浸在水中的木头受到水向上的托力 一、浮力 现象 原因 轮船漂浮在海面上 漂浮于海面的轮船,承受着海水对其有向上的托力。 现象 原因 在水中搬石头感觉轻一点 浸在水中的石头受到水对其向上托的力 海面上的轮船 搬水中的石头 一、浮力 1. 探究浮力现象 2. 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均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就叫做浮力。 归纳总结 浸没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有向上托的力。 “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即浸没)”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浸没在液体内部和浮在液体表面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一、浮力 3. 浮力的方向: 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是否运动,也无论液体(静止的液体)如何放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F浮 F浮 竖直向上 (1)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2)浮力的受力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4. 浮力的施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视频演示:浮力的方向】 一、浮力 5. 浮力的测量方法———称重法 将物体浸在液体中静止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示,物体重力为G,则F浮=G-F示。因此,只要测出物体的重力G和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即可由F浮=G-F示,可求出物体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G F示 G 甲图 乙图 一、浮力 步骤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即铝块的重力为:F1=G=1N G1=1N 6. 实验:称重法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G1 G F1=G 力学分析 对铝块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得:F1=G 一、浮力 F2 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则说明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 步骤2: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2=1.4N G F2+F浮=G 力学分析 对铝块受力分析,利用力的平衡,得:F2+F浮=G F浮 F2=0.6N 一、浮力 步骤3:改变铝块浸入水中的深度,看看示数是否发生变化 。 与步骤2 相比,弹簧秤的示数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F2=0.6N 一、浮力 实验结论: (1)浸没在水中的铝块受到了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 (2)浸没在水中的铝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跟铝块所达到的深度没有关系。 一、浮力 【例1】游船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游船受到 ,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方向为 。 浮力 一、浮力 水 竖直向上 【典例2】“天宫课堂”第一课上,王亚平做了一个有关浮力的实验。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没有像在地面一样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 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C.浮力和重力没有关系 D.太空中重力消失时,浮力也消失了 D 【例3】小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