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6728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0993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州市,常州市,江苏省,月月,图片,试题
  • cover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语文10月随堂作业 2025.10 一、积累运用(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颁发(ban)溃退(i) 仲裁(zhòng) 锐不可当(dang) B.渤海(be) 篡改(cuan) 业已(y) 惨绝人度(hun) C.·酷似(k) 潇洒(xiao) 轻盈(yi血) 屏息敛声(1in) p D.桅杆(wei)由衷(zhong). 驻留(h) 惊心动魄(p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在选择中考志愿时,既想报清华附中,又想报北大附中,总是见异思迁。 B.演讲结尾余音绕梁,引人深思,让听众久久沉浸在其中。 盛 C.小明长相普通,走到哪里都不会给人鹪立鸡群的感觉。 D.这部小说情节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下列关于古诗文文言常识与整体性理解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答谢中书书》中“书”是书信体裁,为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山水书信,全文以“山川之 拟 美,古来共谈”总起,多角度展现自然之妙,体现对山水的热爱。 B.《野望》《使至塞上》均为五言律诗,需符合“八句四联、领联颈联对仗”要求,其中《野 望》以“望”为线索,从远景到近景,最后抒隐逸感慨,层次清晰。 察 C.《黄鹤楼》由黄鹤楼传说起笔,再写登楼所凡的“汉阳树”“鹦鹉洲”明丽之景,最后转 抒“乡关之思”,虚实结合;崔颢此诗虽为七言律诗,仍遵循“景一情”的抒情逻辑。 D.《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记”是记景抒情的文体,文中以“闲”字贯 穿,借月光抒怀,既表达对自然的欣赏,又暗含归隐之志与旷达心境。 4.小丹同学搜集了下面的图片和文字,请你仔细观察,完成问题。(6分) 红军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万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 气稀薄的山顶向西望去,只见一片白雪皑皑的山顶一西 藏。这时已是六月了,在平原地带天气很热,可是在过大 雪山时,这些衣衫单薄、气血不旺的南方战士不习惯于高 试卷第1页,共7页 原气候,冻死不少。 ()上文选自美国记者 (作者)写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该作品曾易名为 r 》。图片和文字都是在描述红辈 的经历。(3分) (2)从红军的这段经历中,你感受到红军战士身上有怎样的精神品 ?(3分) 5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西力媒体眼中“土匪聚集的 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居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 手资料,写成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红星照耀中国》。 B.《红星照耀中国》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C.在苏维埃政府中,教育副部长是徐特立,财政部长是林伯渠。而林彪曾任红军大学的校 长,危拱之是抗日刷社的社长。 D.书名“红星照耀中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比成闪 亮的红星,预言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必将解放全中国,表现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苏维埃政府的赞美。 6.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4)征蓬出汉塞, 。 (王维《使至塞上》) (5)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 《答谢中书书》中描写落日余晖下生命跃动的美妙景象的句子是“ (7)《记承天寺夜游》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共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试卷第2页,共7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