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形成性检测语文试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词默写。(8 分) 有人说:“山水之于中国人,不仅是见山是山,更是心性的呈现,是中国人的美学。”中国古代文人寄情山水: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借洞庭湖之景表达自己的“① ▲ ,② ▲ ” 的爱国爱民情怀;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③ ▲ ?④ ▲ ”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李白在《行路难》中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⑤ ▲ ,⑥ ▲ ”。刘禹锡被贬二十余年几乎荒废一生,却 能豁达地写出“⑦ ▲ ,⑧ ▲ ”带有新陈代谢自然理趣的诗句。 2.根据语境作答。(14分)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翻腾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ráo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 ▲ ;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 ▲ ;读《乡愁》,我们可以 ▲ ;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与作者分享那“四月天”的娉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着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憾;与诗为伴,每一天都会明媚鲜yán。亲近诗歌,就可以能够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妖ráo( ) 摇曳( ) 娉婷( ) 鲜yán( ) (2)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2分) (3)小语同学的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你帮他修改。(2分) _____ (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①触摸作者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②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③谛听诗人恳切的絮语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风骚”指的是《论语》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B.雨果,法国 19 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 文,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 C.《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有很多,如苏东坡《水调歌头》 中的“婵娟”指的就是月亮,李白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的“玉盘”也指月亮,此外还有冰兔、 素娥、银钩、芙蕖等等。 二、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4~8 题。(18 分) 【甲】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①何武①所至,无赫赫名,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夫君子循理而动,理穷而止,应物而作,物去而复,夫何赫赫名之有哉! ②东海徐公君猷②,以朝散郎为黄州,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啸咏③而已。每岁之春,与眉阳子瞻游于安国寺,饮酒于竹间亭,撷亭下之茶,烹而饮之。 ③公既去郡,寺僧继连④请名。子瞻名之曰“遗爱”。时谷⑤自蜀来客于子瞻因子瞻以见公。公命谷记之。谷愚朴,羁旅人也,何足以知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