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7428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50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学完本单元,同学们为自己的童年时光写下留言,请阅读留言,完成下面的任务。(9分) ◆回首童年时光,每次看着父母与我的合影,看着自己从刚出生到长大,总是令我心生感概。 ◆朋友之间有时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发生分歧,现在想想,总是为自己当初的幼稚而感到惭愧。 ◆我永远都忘不了学识渊搏、态度和ǎi的金老师,她是我最躬敬的老师! ◆还记得那年校运动会上,赛场上选手们迈着轻捷的步伐迅速地奔跑,紧张地交棒;看台上同学们山呼海啸,一齐起身为他们呐喊加油;操场边负责保护的同学也跑得大汗lín lí,脸上像zhàn开的小红花。那种团结一致的感觉真好! (1)给留言中的加点字注音。(3分) 分歧( )    幼稚( )    轻捷( ) (2)根据留言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3分) 和ǎi( )   大汗lín lí( )   zhàn( )开 (3)留言中有三个错别字,请用正楷将正确的词语写在下面田字格中。(3分) 2.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周末,人们呼朋引伴地去爬山登高,连平时人迹罕至的林间小道都人来人往。孝文化公园人山人海,孝德广场上人声鼎沸,公园的枫树一点也不吝啬自己那一身红妆,一阵秋风吹过,枫叶纷纷飘落在人们的肩上。此情此景,不禁让人有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A.呼朋引伴  B.人迹罕至  C.人声鼎沸  D.咄咄逼人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是一粒平凡的种子。②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默默地赚取土壤中的养料。③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变成了嫩芽。④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A.句①中的加点词“这”“是”“一粒”依次是代词、动词、数量词。 B.句③中的“变成”是动词,句④中的“阳光”“鲜艳”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C.“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这句话接在句①后。 D.句②是病句,修改方法是把“赚取”改为“汲取”。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追忆了鲁迅童年时的读书生活,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再塑生命的人》选自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指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5.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水何澹澹,_____。(曹操《观沧海》) (3)有修养的人不会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影响心境,正如《论语·学而》所言:“_____,_____?”我常常以此自勉。 (4)思乡是萦绕在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仰望茫茫苍穹,高唱“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那一刻,西下的残阳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站在小舟之上,轻吟“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那一刻,鸿雁成了传递乡情的信使。 6.阅读《朝花夕拾》选段,完成下列题目。(4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_____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_____》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