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7573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29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答案,练习题,十二,论语,12课
  • cover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___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_____篇,宋代把它与《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孔子,名_____,字_____,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_____(朝代)_____家、_____家、_____家。 2. 给加点字词注音。 不亦说(  )乎 不愠(  ) 三省(  )吾身 一箪(  )食,一瓢(  )饮 不逾矩(  )(  ) 曲肱(   ) 好(  )之者 笃(  )志 3.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_____ (2)不亦说乎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 (5)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  _____ (6)传不习乎_____ (7)四十而不惑_____ (8)不逾矩_____ (9)学而不思则罔_____ (10)思而不学则殆_____ 4.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语句 古义 今义 吾日三省吾身 (1) 太阳 可以为师矣 (2) 可能,许可 饭疏食 (3) 疏通、疏散 温故而知新 (4) 原来的;从前的 有朋自远方来 (5) 朋友 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B.人不知而不愠  相委而去 C.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D.学而不思则罔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6.古诗文填空 (1)四海宾朋齐聚哈尔滨,共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盛会,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 (2)缺少思考的学习往往令人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一味思考而不学习则常常令人陷入疑惑,这个道理可用《〈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表达。 (3)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志向,正如孔子所说:“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4)追梦的旅途中,我们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克服自身的不足,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 (5)古代诗文中往往蕴含哲思。《〈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蕴含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乙】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①而正②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节选自《论语》) 【注释】①有道:有道德的人。②正:端正。 8.参考方法提示,解释加点词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饭疏食,饮水 成语推断法:饭蔬饮水。 (1)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查阅字典法:①言语真实,诚实。②的确,确实。③信用,守信用;诚信。④任凭,随意。 (2)_____(填序号) 内省不疚 课内迁移法:吾日三省吾身。 (3)_____ 就有道而正焉 语境推断法:_____有道德的人来端正自己。 (4)_____ 9. 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君 子 食 无 求 饱 居 无 求 安 敏 于 事 而 慎 于 言 10.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