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906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六单元30行路难(其一) (共21张PPT)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6558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行路,21张,其一,单元,第六
  • cover
课件21张PPT。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形成了飘逸、奔放的风格。有《李太白集》。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行路难古诗词鉴赏方法: 1、看诗题目 2、重视注释 3、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 4、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 5、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 6、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释题(方法一)行路难作者行的是什么路?为什么如此艰难?作者最终找到出路了吗?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二、自由朗读,把握诗意要求:同桌合作(方法二:重视注释。)1、用一个字(词)形容这个宴会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三、体会作者的行路之难奢华.......2、面对这样的美酒佳肴,诗人的反映是怎样的呢?不能食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诗人做这些动作是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忧愁、烦躁、无奈、沮丧、郁闷3、诗人“不能食”的原因(原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诗人只是想说走路难吗?你怎么理解?方法三:联系背景知识仕途艰难、政治理想难实现郁闷、怅惘目标: 现实: 渡黄河 登太行 冰塞川 雪满山 难在:目标远大、有雄心壮志,但现实残酷。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歧路:分岔的路归隐、诗人、仕途四、体会作者的选择之难行路难,归去来。《行路难》(其二)有归隐之意。《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悠闲、自在垂钓、梦日月典故:方法五: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多歧路,今安在?退隐?做官?矛盾赏析: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李白的选择: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形象:乐观、自信、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做官(济沧海 渡黄河 登太行)五、作者的选择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李白,一个迎风傲岸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微笑的李白。他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迈!让我们再次走近李白,去诵读他的美丽华章,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金樽清酒 斗十千,玉盘珍羞 直万钱。 停杯投箸 不能食,拔剑四顾 心茫然。 欲渡黄河 冰塞川,将登太行 雪满山。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 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 会有时,直挂云帆 济沧海。 //////////1、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A六、课堂练习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本诗表达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