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9069

5 秋天的怀念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24003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秋天,怀念,课件,21张,PPT,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感悟亲情方面,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本单元的主题是歌颂“浓浓的亲情”;阅读训练的重点是“根据文章特点,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理解重点语句,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本课的出现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及时的给学生作一次爱的洗礼。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在感恩中理解爱,在感动中树立“好好儿活”的信念。 二、说学情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 (1)重点:引导学生研读文本,推敲关键词句,从中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 (2)难点: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从而获得“好好儿活”的启示。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采用多媒体为手段,用启发引导、朗读感悟、想象感悟、创设情境、开放式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词析句,感悟文字背后的内涵。 五、说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推荐一位中国很令人敬佩的作家,他叫史铁生。在他21岁风华正茂的时候,却因一场大病,不幸双腿瘫痪。不久,母亲也去世了。这么多年来,儿子一直用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感受。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默读下面这段话。 (课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的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合欢树》),你感受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导入展目标(3分钟)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的同时,也介绍作者的作品,把课外的读物引入课堂,帮助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理解。同时,又引出课文主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2)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描写的作用。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培养在磨难中成长的坚强品质。 展示目标: (二)自主预习(5分钟)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任务。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从整体上了解了本文主要内容情节和作者的感情变化。 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是“我”与母亲,线索是“看菊花”,那么文中几次提到了秋天里去看菊花? (分别画出母亲和儿子的不同表现) 课文第1段与第3段两次写到“我” 与母亲的对话。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尝试分角色朗读,注意传达出“我”和母亲在两次对话中不同的心情。 (三)合作探究(8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从母亲和我的言行描写对比中,发现母亲关爱儿子的深情,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四)教师引领突破(12分钟) 1、第三次看菊花时,母亲已经去世,妹妹推“我”去看了菊花,仔细阅读最后一段,与第一段相比较,说说作者的生活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是什么促使了这种变化? 根据小组汇报,进行梳理,追问和提升。 2、结合全文和史铁生的一生,你认为什么是“好好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