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练习试卷【第1-2单元】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1分) 1.请你参与七年级开展的“人与自然”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试题。 【诵经典诗文】雨雪风霜,春花秋月,古今文人通过描写自然美景抒发了丰富的情感。同学们梳理了诗文中描绘景宇情的句子,制成下面表格。 1. 将卡片中的诗文补充完整。 主题 文学常识与名句 出处 读自然,处处是景 王湾停宿北固山下,观“潮平两岸阔,(1)_____”;夕阳西下,马致远望“(2)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李白乘船夜行,赏“(3)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峨眉山月歌》 读人生,处处有情 李白托明月送思念,“(4)_____,_____,”;曹操借日月星汉表胸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5)_____,_____”;李益借芦笛思故乡,“不知何处吹芦管,(6)_____;岑参借故园菊寄托家国情怀,“(7)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中“(8)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描绘江南暮春之景,杜甫以此来反衬国事凋零、百姓流离之现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 《夜上受降城闻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江南逢李龟年》 【小结】从春天的生机盎然到自然的四季流转,从人生的真情流露到家国的深沉牵挂,诗文始终与景、情、思相伴。因此,真挚的情感抒发需要( )作为重要载体。 2. 下列词语适合填在【小结】括号内的一项是( ) A.意象 B.情节 C.人物 D.背景 【感四时美景】小文写了一段关于四季美景的随笔,下面是部分选段。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景各不相同。春天的鸟儿唱着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夏天的荷叶铺满河面,jìnɡ mì又深情;秋天的菊花,黄的雅,_____,_____,五彩bīn fēn,在秋风中开得烂漫;冬天的小雪含着笑意让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嵌上一道银边……四时景物美不胜收,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 请根据随笔的两处拼音写出相应词语。 (1)jìnɡ mì( ) (2)bīn fēn( ) 4. 请仿照随笔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句子使其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赏春之节气】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下面是文学小组收集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试题。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段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此时既然依旧春寒料峭,但是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发。 5. 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 6. 节气里有人生之味,二十四节气表面看是农谚的注解,实则也包含很多人生哲理。请你挑选一个节气说说它蕴含的人生哲理(包含一种修辞手法,句式不限)。 7. 《朝花夕拾》中对四季景色的描写独具特色,请结合相关内容,任选一个季节,为这部分内容写一则推荐语。(120字左右) 《朝花夕拾》四季景色 夏季 冬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到的“鸣蝉”是夏季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景物,后文更是直接提到了“夏夜乘凉”。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阅读(4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试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