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59456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平凉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25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平凉市,甘肃省,答案,试题,语文,月月
    2025-2026学年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1.C 2.C 3.A略输文采B稍逊风骚C只识弯弓射大雕 4.①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抒发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怀; ②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书写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 ③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 5.①看人看问题应理性分析,切忌盲从。如:毛泽东不主张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云亦云。 ②看人看问题应全面客观,不应只就其一面来肯定或否定。如:毛泽东评价李世民“稍逊风骚”但又推崇他的战争指挥艺术。 ③看人看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把人或事放到整个历史中去评说。如:毛泽东说封建帝王“虽有武功,但文治明显存在欠缺”,是在审视整个中国历史时作出的评价。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毛泽东诗词的精神内涵与历史意义。材料一侧重于阐述毛泽东诗词的革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特点,强调其在记录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斗志。材料二则关注《沁园春·雪》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揭示毛泽东对封建帝王的辩证看法,表达了在承认历史功绩的同时批判其不足。这种诗情与理性结合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毛泽东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名言佳句”强加因果。材料一第四段中说毛泽东诗词“浓墨重彩地记录了中国革命斗争与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随着岁月流转,有些诗句早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佳句”,前后并无因果关系。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表达了毛泽东对他们的失望与否定”错误,材料二第一段中引用了毛泽东的批注“难道可以谩骂这些人吗?”,第二段、第三段又写到毛泽东对秦始皇等封建帝王成就的肯定,可见并没有失望和否定。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材料一第二至五段介绍了毛泽东革命诗词的特点,这四个段落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①第二、三段为第一层,根据第二段段首句“毛泽东诗词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充分抒发了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可得出“以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抒发共产党人崇高的理想主义情———; ②第四段为第二层,根据段首句“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深情书写了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可得出“以革命现实主义的风格书写中国革命与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与内在精神”; ③第五段为第三层,根据段首句“毛泽东诗词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了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可得出“以革命英雄主义的气魄生动刻画共产党人高昂的战斗意志与斗争风骨”。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①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侧重于毛泽东诗词中对帝王将相的评价。“他在《七律·读呈郭老(郭沫若)》中写道:‘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据此可以概括总结,毛泽东在看待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时,没有盲从,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这就启示我们,看人看问题应理性分析评价,切忌盲从,不人云亦云。 ②“毛泽东对唐太宗的战争指挥艺术非常推崇:‘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东征西讨,毛泽东称其是‘一代天骄’”,毛泽东评价李世民“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但又推崇他们的战争指挥艺术,这启示我们看人看问题应全面客观,不应只就其一面来肯定或否定。 ③“而在审视整个中国历史时,毛泽东认为他们虽有武功,但文治明显存在欠缺。毛泽东的‘批判’,既洋溢诗情,也充满理性……并未一概否定其历史作用”,这是毛泽东在审视整个中国历史时作出的评价。这启示我们,看人看问题要用历史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