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0013

上海市上南中学东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815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上海,答案,试题,语文,月月,学期
    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十月月练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默写(10分) (一)默写,完成第1—5题(10分) 1.山岛竦峙 2.风正一帆悬 3.归雁洛阳边 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二、文言文阅读(25分) (一)诗词鉴赏,完成6—7题(5分) 6.马致远(2分) 7.D(3分) (二)阅读【甲】【乙】选文,完成第8—12题(20分) 8.南朝宋 刘义庆(2分) 9.(1)顾:回头看。 (2)咸:都(2分) 10.B(3分) 11.(1)(友人)过了中午时分还没有到,陈太丘舍弃(他)而离开,离开后(友人)才到。(补充句子成分1分,舍去1分,乃1分) (2)我就是庐江郡的人,我所听到的和你所说的不一样!(3分)(即:是1分,闻:听到1分,异:不同1分) 12.(2分)凸显何充刚正不阿的品格,没有因王敦是上级而妥协退让,反而以严肃的态度直接反驳,用 “所闻异于此” 戳破谎言,鲜明展现出他不媚上、不徇私、坚持真理的方正本性。(2分)“正色” 与旁人的 “反侧” 形成对比,既烘托出王敦权势下的紧张氛围,也进一步突出何充面对压力时的从容坚定,让其刚正形象更具说服力。(2分)。(答出一方面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13分) 13. 四面环山(只写环山得1分)。(2分) 14.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两个“卧”字,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传神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安闲舒适的状态,表现作者对济南小村庄的喜爱之情。 (4分) 15. D(3分) 16.老舍通过“小”的形容词,如“小雪”和“小山”,来营造一种温婉的整体性语感(1分),使得整个描述更加细腻、柔和,符合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1分)。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不仅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美丽(1分),还表达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情感(1分)。(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2分) 17.填充(2分) 18.B (2分) 19.芦苇成片成群的生长,团结不孤独;一团一团的苇花平和、温柔、一团和气;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从苇花垒成的鸟窝里掏鸟蛋,作为孩子们的美食;苇花被奶奶用来絮枕头、尿垫,把爸爸疼到大;苇花被村里人用来编成毛窝(写出其中3个) (3分) 20.画线句用到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苇花比作了慈祥的老妇人的脸,又把苇花当作老妇人来写,使之人格化;写出了苇花给人平和、温暖的感觉;表达了“我”对苇花的喜爱之情。 (3分) 21.团结、平和、淡泊、默默奉献(写出2个,言之有理即可)(2分) 四、综合运用(5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2-23题(5分) 22.B(2分) 23. 评分要点:事件概括2分+好处1分 示例一:我选择样式A。我们可以利用“树状图式”思维导图梳理《朝花夕拾》中的篇目:将《朝花夕拾》的10篇散文分别放在各个分支处,然后将每个分支处的散文,按照内容概述、主旨揭示两个方面进行桥理。这样可以整体、直观地呈现10篇散文的内容和主旨,给人简洁凝练、一目了然的感觉。 示例二:我选择样式B。我们可以利用“时间线式”思维导图梳理《朝花夕拾》中鲁迅的“求索之路”:对故乡失望,赴南京求学,先后进入江南水师学堂、矿路学堂;后对国内现状失望,赴日本留学,到仙台医专学医;学医期间,因“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决定弃医从文回到故乡教书、办报后,因对故乡社会环境失望,最后奔赴北京。按时间顺序梳理鲁迅的求索经历,直观目清晰,便于我们探究鲁迅的思想变化。 示例三:我选择样式C,我们可以利用“抛物线式”思维导图梳理《朝花夕拾》中鲁迅的人生经历:童年时读绘图的《山海经》,在百草园游玩,在三味书屋读书玩要,总体上是快乐的;少年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目睹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人生陷入低谷;赴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