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0319

7.《兼爱》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162518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 兼 爱 1、梳理文章思路,学习本课中说理的方法和论证逻辑。 2、感受墨子的情怀,理解 “兼爱”思想和墨子的表达风格。 学习目标 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 成语:蜗角虚名 释义:蜗牛的角,比喻细微,指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来源:《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近义词:蝇头微利 历史故事:在蜗牛的左触角上有一个国家,名为触氏;在蜗牛的右触角上也有一个国家,名为蛮氏。触氏和蛮氏为了争夺土地,经常发生战争,每次战争都会死伤数万人,战争结束后,胜者会追逐败者的残兵败将,往往要花十天甚至半月才能班师回朝。 这个故事是庄子虚构出来的,蜗牛的触角极其微小,而在这微小的触角上却有两个国家为了蝇头小利而争斗不休,实则是对当时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名利而频繁发动战争的影射。 《满庭芳·蜗角虚名》【宋代】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逻辑学集大成者。 墨子出身卑微,是一个熟悉木工技巧的工匠,后来成为一位博通古代典籍的“士”。在当时“百家争鸣”中,是唯一代表劳动人民利益并为劳动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生活在文人气息浓厚的鲁国,他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创立了墨家学派,聚徒讲学,与儒家抗衡,在当时影响很大,世称“儒墨显学” 。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韩非子·显学篇》 走近墨子 “天才匠人,孤独侠客” 显学:通常是指与现实联系密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学问。 隐学:通常是指离现实较远、不那么为世人瞩目的学问。 《墨子》其书 1. 《墨子》是墨子及其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逻辑、科技、军事等,堪称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墨子》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其思想核心是“兼爱”“非攻”。 2. 现存《墨子》一书,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从《墨子》开始的。 3.墨辩是中国第一个逻辑性系统体系。 世界三大逻辑学:中国《墨经》逻辑、印度佛经逻辑、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 主要思想 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且不分尊卑贵贱、平等无差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国家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 ②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③节用节葬 。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欲。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 ④非乐非命。 提倡废止音乐。墨子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