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0549

8 冀中的地道战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65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中的,地道战,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单元课时题优训练卷(8) 8冀中的地道战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在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日本 qīn lüè( )者妄图以残暴的手段吞噬中国大地。他们修筑diāo bǎo( ),对冀中地区进行严密监控,还到处设置xiàn jǐng(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因此,冀中人民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地道战。地道里有气孔,能漏下光线来;有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还有吊板,不让敌人放的毒气往里透。 1.看拼音,写词语。 2.“能漏下光线来”中“漏”的意思是( )。 A.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 B.泄露 C.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 D.遗漏 3.“不让敌人放的毒气往里透”中“透”的意思是( )。 A.(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 B.透彻 C.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D.显露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堡垒(lěi) B. 岔道(chà) C. 拐弯(guǎi) D. 任丘(rèn) 2.如果想快速掌握课文的大体意思,下列同学的做法不合理的一项是( )。 A.贾明在读第1自然段时,查字典了解了“冀”“碉”“堡”等字的准确意思。 B.冯玥在读第3自然段时,抓住了“奇迹”这个关键词,迅速了解了该段的主要意思。 C.周新读全文时运用了连词成句的读法,并暂时忽略了不懂的词语。 D.孙馨在读第7自然段时,把该段的意思迅速概括为“地道里的人用‘无线电’和‘有线电’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三、赏析句子,完成练习。 1.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1)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与这句话中“不计其数”的意思最相近的一个词语是( )。 A.一星半点 B.屈指可数 C.数不胜数 D.寥寥无几 (2)地道战中“ , , , ”各种地道不计其数,这不仅体现出地道的 ,也突出了地道 的多样。 2.“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这句话说明地道的作用是( )。 A.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打击敌人 B.只能保护自己 C.只能打击敌人 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地道巧妙的设计体现了冀中人民的 。请根据选段完成下面的地道示意图。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唐代诗人 的《蜀道难》,常用来比喻 。在军事上,这样的地势往往对 (防守方 攻击方)极为有利。 五、实验班原创 思维能力下列是抗日战争中我国人民群众创造出的独特战术,请选一选。 围困战( ) 麻雀战( ) 伏击战( ) 破袭战( ) A.以破坏或袭击敌后方关键设施为主的作战方法。 B.以分散小群兵力灵活机动地对敌实施突然袭击的作战方法。 C.对固守要点的敌人采取军事包围、经济封锁等手段,为歼敌和夺取要点创造条件。 D.巧妙设下埋伏,等待时机歼敌的作战方法。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阳的地雷战(节选) ①狡猾的敌人吃过几次苦头后,便想出了一些对付地雷的办法。他们遇见了“踏雷”,就用石灰粉在其周围画个圈,以防接触;遇见了“绊雷”,就远远地用铁钩子钩出来。为了防止敌人排雷,我们又研究出“子母连环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