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2257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4次 大小:5203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
  • cover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评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小文在“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后写下一段感言,请你阅读并完成1~5题。(15分) ①“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式开始的第二天,教室里就新增了图书角,这令全班同学喜出望外。 ②图书角里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西游记》《外国文学辞典》等名著,也有其他各类书籍报刊。同学们也因此喜欢上了阅读课。大家虽然阅读水平参差不齐,但是有疑惑时都会刨根问底,直到读通读懂。由于图书角的建立与阅读课的开设,让每位同学都在阅读上获益多多! ③同学们,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疲juàn不堪时,可以翻开书本,从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孔子、鲁迅、老舍等都曾谈过读书的好处,而我在阅读中也备受启迪,不禁感慨:阅读让人更快成长,阅读时,浮躁被沉稳取代,狭隘被宽广取代,疯狂被理智取代,人们会更加纯cuì。 ④最近还传来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我们班被评为“书香班集体”,真令人自豪! 1.每日坚持书法练习是好习惯,请将活动主题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1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 疲juàn( )不堪   感慨( )    狭隘( )    纯cuì( ) 3.小文还在斟酌一些词语,感言中的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喜出望外    B.参差不齐    C.刨根问底    D.骇人听闻 4.你发现第②段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请依次说明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1)_____ (2)_____ 5.下列有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是儒家学说创始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今天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一窥他和弟子的风采。 B.第③段中“可以翻开书本,从中感受文字的力量”这句话中有四个名词。 C.第③段中“浮躁—沉稳”“狭隘—宽广”“疯狂—理智”是三组反义词。 D.第④段中标点符号有一处使用有误。 6.小语在编辑整理一组关于“读书方法”的句子时,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他找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读书有两种方法。_____ ①例如,我对心理学感兴趣,就去买这方面的书读。 ②一种方法是带着目的去读。 ③当你能够找到不同的书之间的联系时,两种方法就殊途同归了。 ④还有一种读书方法其实是更令人享受的,那就是没有目的的自由阅读。 ⑤自由阅读则是突然跳到一个未知的黑暗区域,能获得意外的惊喜。 ⑥带着目的读书,往往读的是你舒适圈周边的东西。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④⑤⑥③ C.③②①④⑤⑥ D.③②④①⑥⑤ 7.同学们正在分享对古诗文中意象的理解,请你根据对话补全内容。(6分) 小轩:古人常以鸟的意象入诗。你看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①_____,_____”,借子规鸟的鸣叫来表达飘零离恨的心境;刘禹锡《秋词》(其一)中的“②_____,_____”,借鹤飞冲天的形象来引出壮志豪情。 小文:古人也常以水的意象入诗。你看谭嗣同《潼关》中的“③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④_____,_____”,是对时序交替、生命更迭的理解。《论语·子罕》中的“⑤_____,_____”,是对时光易逝的叹息,提醒我们且行且珍惜。 小蕾:看来想要学好古诗文,还真得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呢。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说的“⑥_____,_____”。 8.语文老师组织《朝花夕拾》《西游记》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个环节的任务。(6分) (1)在“名著人物我品评”环节,有四位同学分别发言,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来读人物、辨善恶。比如长妈妈和衍太太,前者虽有缺点,却是鲁迅敬爱的;后者表面温和,实则阴险,令人心生憎恶。 B.读《朝花夕拾》,一定不能忽略鲁迅本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