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市杏南中学2025-2026学年语文八年级(上) 阶段一综合练习 (本卷共20题:满分150分;作答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国庆假期,一家人沿历史文化线路出游,感受山河壮丽与人文底蕴。登上江边古楼,远 跳烟波浩渺,父亲感慨道:崔颢在《黄鹤楼》中以写景收束,抒发漂泊异乡愁思的句子 “ ①,②”,如今读来更觉家国安稳的可贵。漫步湖畔,秋初的花草仍带着 生机,孩子指着眼前景致念起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绘花草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惹得大家会心一笑。车行西北,大漠风光雄浑壮阔,母亲望着天边落日吟诵王维《使 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④”:父亲接道:“还有‘⑤,归雁入胡 天’,尽显边塞气象啊。”一路行来,山随路转,水伴车行,正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所 写“山随平野尽,⑥———;夜宿江边,月光倒映水中,又应了“⑦一,云生结海 楼”的意境。睡前翻看古籍,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歌,⑧;⑨, @”的句子,让人体会到古人对山河之美的珍视,正如我们今日对祖国大地的热爱。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透过这扇窗,我们感受到渡江战役中我军战士的锐不可 (ang)①和英勇无畏;我但了解到诺贝尔奖是为了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而 设立的。透过这扇窗,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一系列()的跳水动作,让我们(); 舰载战斗机伴随着发动机越来越大的咆(xiào)②声实现首架次成功着舰,让我们激动不已; 透过这扇窗,国家公祭日之警钟(),让我们明白(m1g)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 平、开创未来的要义。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挥洒自如目不暇接震耳欲聋 B.行云流水目不暇接振聋发聩 C.行云流水眼花缭乱振聋发聩 D.挥洒自如眼花缭乱震耳欲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某个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请写出这个动词并修改,但不得改变句子原 意。(3分) 3.名著阅读(5分)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 1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额骨突出。我 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 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1)语段节选自 (书名),文中的A是 (人名)。(2分) (2)在作者笔下,A是个什么样的人?(3分) 二、阅读(66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4~5题。(8分) 野望 [唐]王绩 东皋海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远,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秋晚登城北楼 宋]陆游 幅巾①藜 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 信,两行雁带杜陵 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⑤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 【注释】①幅巾:古代男子用绢一幅束头发,称为幅巾。②藜:草本植物,用它的茎做成的手杖 叫“藜杖”。③散关:即大散关。④杜陵:诗人用杜陵借指长安,暗喻故都汴京。⑤横槊赋诗:指曹 操兵败赤壁前,在船上横握长矛吟诗,表现其英雄气概。⑤梁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指关中地区。 4.两首诗都借秋景抒情,但情感基调不同。《野望》中“①.。一,②一”两句· 通过诗人孤独徘徊、无人相识的场景,流露隐逸情怀:《秋晚登城北楼》则以“③二”一 字开篇,奠定了全诗④的情感基调。(4分) 5.结合注释,简要分析两首诗中典故的作用。(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6~9题。(16分) 【甲】 自三峡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