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想象一下,一个曾经风流倜傥的贵族青年,因一时的放纵和自私,将一个纯真少女推向了深渊。多年后,当两人在法庭上意外重逢时,他们的命运将如何交织?这个贵族青年能否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灵魂的救赎?而那个受害的女子,又能否找到新的生活希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复活》,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导入新课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复活》的创作历程及主要内容; 2. 分析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技法特点,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及细节描写; 3.探讨小说《复活》中寄寓的作者的人性理想。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名门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现实主义顶峰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列宁 托尔斯泰主义 《复活》中的两个主人公一路走来爱恨情仇,历尽坎坷最终都实现了精神灵魂的“复活”,托尔斯泰在两个主人公身上寄托了赎罪、宽恕、拯救灵魂、“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美好人性,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法官朋友柯尼到波良纳庄园拜访,闲谈时说起一件法庭审理中的事件:一个贵族要求娶一名因偷盗而被判刑的妓女为妻。因为贵族青年的诱惑,这个农家姑娘走上了人生堕落的道路,成为妓女。柯尼说起的这件真人真事,引了起托尔斯泰的强烈兴趣,他写信征得柯尼同意,将这个题材用于创作。于是从60岁到71岁,托尔斯泰足足花了十一年时间,才写完了《复活》。 创作缘起 《复活》(节选)相关情节介绍 ①玛丝洛娃的身世。 玛丝洛娃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母亲过世后,她被两个老小姐收养。 ②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年轻时的情感经历。 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年夏天到姑姑家度假,与姑姑家的女仆玛丝洛娃产生了爱情。两年后,聂赫留朵夫去服兵役,因顺路经过姑姑家暂住了四天,复活节的晚上他引诱玛丝洛娃发生关系,之后一去便没有了音信。玛丝洛娃因此怀孕,被姑姑赶出,最后沦落风尘。 《复活》(节选)相关情节介绍 ③玛丝洛娃生孩子的遭遇。 由于给玛丝洛娃接生的接生婆之前曾给村里的一个有病的女人接生过,把产褥热传染给了玛丝洛娃,她只好把孩子送到育婴堂。据送去的老太婆说,孩子一送到育婴堂就死掉了。 ④玛丝洛娃“毒死”商人的经过。 一个西伯利亚商人到妓院寻欢作乐。茶房卡尔京金和当过使女的博奇科娃,见商人有钱,便起了谋财害命的念头。他们把一包药粉交给玛丝洛娃,骗她说是安眠药,要她放进商人的茶杯里。当时,玛丝洛娃正被商人纠缠得厉害,想摆脱他,便照做了,结果商人被毒死。 《复活》(节选)相关情节介绍 ⑤玛丝洛娃被错判的经过。 在审讯中,法官们或忙于私事,或心情不佳,或酒醉未醒,对案件的审理心不在焉,检察官以犯罪的遗传学来判定玛丝洛娃有罪。最后,由陪审员们对玛丝洛娃写定罪意见。他们认为玛丝洛娃没有抢劫、偷钱的意图,可是忘了加上“没有谋害性命的意图”,这样玛丝洛娃被判赴西伯利亚服苦役四年。 ⑥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 法院开庭审判玛丝洛娃的案件,聂赫留朵夫作为贵放代表参加陪审。他在法庭上认出了玛丝洛娃,这使得他分震惊。他回想起与玛丝洛娃认识与交往的经过,认为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人,于是决定帮助玛丝洛娃。 《复活》节选篇章 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