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4368

【专项培优】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480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项,培优,第四章,质的,形态,及其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一、单选题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 25℃的是(  ) A.北京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2.小聪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一定处于固态 3.我是小水滴,我的本领可大了,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很多变化。许多微小的我和冰晶聚在一起,人们把我叫雪。许多很小的我聚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人们管我叫雾。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  ) A.随着水蒸气上升逐渐冷却,水蒸气就会液化成小水滴或者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了云 B.云层中的水蒸气熔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了雨 C.假如高空中的温度较低,水蒸气就会液化成雪或者冰雹 D.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气”无影无踪了。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4.下列日常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把酒精涂在手背上,一会就消失了 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室外时,镜面变模糊 C.冰镇饮料的瓶外壁出现小水珠 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 5.“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雨水”,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吸热 B.“白露”,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热 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热 D.“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热 6.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与文中词句相关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渔歌互答”,歌声要靠空气传播,水中的鱼是听不到歌声的 B.“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湖中月是因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薄雾冥冥”,湖面的雾是湖水汽化形成的 D.“锦鳞游泳”,水中鱼的实际位置比透过湖水看到的位置更深些 7.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 A.初春,薄雾缥缈 B.盛夏,夜深露重 C.深秋,天降浓霜 D.寒冬,滴水成冰 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Hz B.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5℃ 9.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A. B. C. D. 10.有一支刻度不准但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通常情况下,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6℃;将它插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6℃,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2℃时,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 (  ) A.42℃ B.40℃ C.36℃ D.48℃ 二、填空题 11.热熔钻工艺是在金属薄板上一次加工出孔的技术,热熔钻头采用耐磨、耐高温的硬质材料制成。钻头与薄板接触时,钻头高速旋转,使钻头和薄板之间剧烈摩擦,用做功的方式,瞬间达到几千摄氏度的温度,由于温度超过金属的熔点,钻头附近的金属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钻头继续施加向下的压力,几秒钟就在金属薄板上贯穿一个孔。 12.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发    (填“吸热”或“放热”)的缘故导致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其实是为了    (填“加快”或“减慢”)水分蒸发。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关于图中利用了哪几种方法加快水的蒸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提高液体的温度 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③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13.   、   、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