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4559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284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cover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最近几年,一个个特别“中国”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的美好 __①__想。文化长河的__②__,五十六个民族的多彩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有无穷无尽的绚丽风景。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更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人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辉煌。 1.文中加点字“绚”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xuán      B.xuàn      C.xùn      D.xuān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瑕   B.暇  C.遐  D.霞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花团锦簇  B.浩如烟海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 B.因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所以观众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 C.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D.从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到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 5.下列对古今异义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越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B.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香气) C.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勉强;今义:力量大,势力大) 6.下列关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代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B.“射者中,弈者胜”中的“射”指射箭,与“六艺”中的“射”含义相同。 C.“更定”是打鼓报告初更开始,晚上八时左右,“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四更。 D.“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妇女姿态美好,这里指嫦娥。 7.古诗文默写。(8分) 中国文人以诗词道尽万古柔情。刘长卿自比贾谊、屈原两位先哲,“①_____,②_____”,道出了郁郁不得志的惆怅;苏轼把酒问月,“③_____,④_____”,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人生失意从未击垮中国文人的峥嵘风骨,范仲淹以“古仁人之心”勉励友人,“⑤_____,⑥_____”豁达淡然;韩愈虽被降职远调,仍高呼“⑦_____,⑧ ”,报国之心弥坚。 8.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亭”字。有同学对其作了如下判断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幅是草书,其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B.第二幅是楷书,其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C.第三幅是篆书,其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雁尾尤其突出。 D.第四幅是行书,其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奔放流畅,一气呵成。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分)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依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这首诗是刘禹锡为答谢① 所作。诗人怀想往事,展望将来。“凄凉地”“② ”等词语表现了他难以平静的心绪,“千帆过”“万木春”“长精神”等又传达出他③ 的人生态度。 10.古诗词中常常运用典故。本诗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和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分别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11.(素养创新题)学习文学作品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