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共 同 富 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 走 向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共享发展的措施及意义。 道德修养:关心改革,树立改革精神。 法治观念:知道发展的根本目的,理解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健全人格:能够辩证的看待物质富足与生活幸福之间的关系,能理性回应一些社会问题。 责任意识:追求共同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 教学重点: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共享的发展理念。 教学难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 导入新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 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本质 的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改革进行时 第 一 部 分 以前的山东省南村还是沂蒙山区的贫困村,土路泥泞、瓦房破旧,全村经济总收入只有67万元,还欠着几百万元外债,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民回忆:“全村娶亲靠借债,我姐结婚时连婚房都没有。” 转机出现在退伍军人李凤德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他抵押自家企业贷款300万,带领党员在创办饲料厂:“砸锅卖铁也要办厂,不然年轻人都跑光了!”带领村民成立了集体企业山东广汇集团,还建设了10万平方米商铺。当村集体年利润破千万时,村集体转型房地产开发、管理等产业:“单一产业抗风险弱,必须走多元化!” 如今的南村已拥有 12家企业,2024 年集体固定资产达 20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9万元。同步实施的还有60岁以上老人年补贴7000元、全民年度分红4000元等12项福利。南村还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培养,会给本村考上大学的学生开表彰大会,考上本科的南村大学新生,每人还能领到村里发的6000块钱助学金,如此一来上大学买电脑都不用自己家里掏钱了。逢年过节时,村里都发放花生油、面粉等福利,每年免费为老年人健康查体检等。村里还投资数百万元改造了社区道路,新建停车位、充电桩,开通了燃气和集中供暖。十多年来,南村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3亿元。” 从负债村到亿元村的蜕变背后体现了什么? 改革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人民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更满意的收入 更轻的学习负担 更稳定的工作 受更好的教育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 习近平主席指出的人民需要的八个“更”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举措 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如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呢? 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精神、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 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说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国GDP逐年增加,但增速放缓。 ③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举措 落后产能 技术短板 产业转移 环境污染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举措 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