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2024新教材)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第四章)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第一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 1.凸透镜的中央较_____,边缘较_____,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是_____的一部分。 2.凹透镜的中央较_____,边缘较_____,两个表面中至少有一个是_____的一部分。 3.平行光通过凸透镜_____后将_____,凸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_____透镜。 4.平行光通过凹透镜_____后将_____,凹透镜对光有_____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_____透镜。 5.凸透镜的相关概念(凹透镜类似): ①凸透镜的中心O称为_____; ②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表面的直线称为_____,简称_____; ③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 ④_____到_____的距离称为焦距; ⑤凸透镜中间越厚,焦距越_____,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_____。 6.在下面的光路图中,标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光心O、焦点F、焦距f。 ①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_____射出;(口诀:平行进,过焦出) ②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_____射出;(口诀:过焦进,平行出) ③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通过光心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_____;(口诀:穿心进,不变出) ④“过焦”的区别:凸透镜是光线直接穿过焦点;凹透镜是_____穿过另一侧焦点。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主要应用: ①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成_____、_____的_____像,应用于_____; ②物体位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__的_____像,应用于_____; ③物体位于2倍焦距与1倍焦距之间时,成_____、_____的_____像,应用于_____; ④物体位于1倍焦距时,_____,得到_____,应用于_____; ⑤物体位于1倍焦距以内时,成_____、_____的_____像,应用于_____; 2.凸透镜成实像时(照相机、投影仪),调节像的大小和距离的方法: ①改变物距:物远像_____像变_____;物近像_____像变_____; ②改变焦距: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_____,像离凸透镜越_____。 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 1.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 ①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发挥_____的作用; ②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发挥_____的作用; ③眼睛看到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特点和_____一样,都是成_____、_____的_____像; ④正常人的晶状体可以通过调节厚度来改变_____,使近处和远处的物体都能成像在_____上,所以正常人既能看清近处物体,又能看清远处物体。 2.近视的形成与矫正 ①近视眼:晶状体太_____,焦距太_____,会聚能力太_____,将像成在视网膜之_____,佩戴_____透镜矫正; ②远视眼:与近视眼完全_____;老人佩戴的老化眼镜是_____透镜。 3.透镜的应用还有:光学_____镜和_____镜等。 参考答案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第一节 凸透镜与凹透镜 1.厚;薄;球面 2.薄;厚;球面 3.折射;会聚于一点;会聚;会聚 4.折射;向外散开;发散;发散 5.①光心 ②主光轴;光轴 ③焦点 ④焦点;光心 ⑤小;强 6.教材86、87页 ①过焦点 ②平行于主光轴 ③不变 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第二节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①缩小;倒立;实;照相机 ②等大;倒立;实;测焦距 ③放大;倒立;实;投影仪(幻灯机) ④不能成像;平行光线;探照灯 ⑤放大;正立;虚;放大镜 2.①近;小;远;大 ②强;近 第四章 神奇的透镜 第三节 神奇的眼睛 1.①镜头;凸透镜 ②胶片;光屏 ③照相机;缩小;倒立;实 ④焦距 2.①厚;小;强;前;凹 ②相反;凸 3.显微;望远 2 /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