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5963

8.20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教案-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日期:2025-11-1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38974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8.20,学年,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2025-2026,社会主义
  • cover
8.20《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理解苏联模式及改革的利与弊,认识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本质,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2. 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 通过文本解读、课堂学习,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及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东欧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的基本史实,培养史料实证历史核心素养。 3.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意义,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培养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 教学难点:苏联改革的利与弊。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8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选举,普京得票率达到76.1%,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 (设计意图)老师讲解普京对待苏联解体的认识:前苏联创造出很多财富,包括国际地位,军事能力,大型工厂,所以它的解体很值得惋惜,但是斯大林模式又制约了这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苏联解体了。通过讲解引出本课的内容。 教师也可使用“1991年苏联解体新闻报道(上)”知识解析视频导入,通过苏联解体的历史新闻报道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1. 社会主义阵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越出苏联一国的范围,在亚洲、欧洲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欧洲有8个,分别是波兰保加利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亚洲有4个,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朝鲜、越南。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这些国家经历了快速发展与艰难曲折的改革。 教师可播放“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知识解析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感受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背景与过程。 2.二战后苏联的发展 苏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之一,它经历这场战争的严酷考验,变得更为强大。但是,苏联的胜利来之不易,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四年多的战争消耗以及较发达的西部地区一度被德国法西斯占领蹂躏,使其人力、物力的损失远远超过了西方国家和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成为战后初期苏联面临的一项严峻任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们的教育和生活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 展示材料: 到1950年初,第四个五年计划以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195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战前的1910年增长73%,增长的幅度大大超过了第四个五年计划原定的指标。1950年,生铁产量为1920万吨、钢2730万吨、采煤量26100万吨、原油3800万吨、发电量910亿度。至此,苏联在工业产量上,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周尚文 《新编苏联史》 3.苏联的改革 (1)改革的原因 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②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1950年以后工业增长速度下降,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为此,苏联开始进行改革。 展示材料: 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农业轻工业的缓慢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度发展重工业使人民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9年,当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第二核大国,其钢铁和电力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