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5965

7.1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案-2025-2026学年 《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

日期:2025-11-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3233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7.15,学年,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2025-2026,十月革命
  • cover
7.15《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2. 通过绘制时间轴,认识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时空观) 3. 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4. 通过学习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俄国和世界的历史意义,联系中国的改革开放,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改革开放。(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 教学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苏联模式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4年1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了第808号总统令———《建立国家文化政策纲要》,随即召开座谈会。普京明确指出:要尊重过去年代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影响。其中最为专注的目光要注意苏联时期。对苏联时期取得的成就,这是无可怀疑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从某种意识形态的考虑出发,对国家和人民在我们生活中这一极其重要的时期取得的成就加以诋毁。 过渡: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存在的历史已经结束了,但它曾经的成就令世界瞩目,它也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巴黎公社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伟大实践,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而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走向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革命胜利后苏联又开展了哪些社会主义的实践?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设计意图) 通过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苏联时期认可的言论引发学生关注,通过回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帮助学生梳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线索,有助于构建知识体系,建立知识间的逻辑和联系,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教师也可使用“列宁与十月革命”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十月革命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 列宁主义的形成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标志。 1.列宁主义形成的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2)政治基础: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尖锐; (3)阶级基础: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 (4)思想基础: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5)组织基础: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2.列宁主义形成的标志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俄语“多数派”的音译)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也就是列宁主义。 材料: 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列宁 3.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 (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3)“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列表比较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得出认识: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4.列宁主义的影响 (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 (2)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