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6105

八上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506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八上,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 cover
八上9《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南仁东为“中国天眼”奉献一生的事迹,感受他坚持理想、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科学家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 语言运用:积累重点字词和优美语句,学习传记文学的语言特点,如平实叙述与生动描写相结合,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思维能力:抓住时间线索梳理南仁东的人生经历,分析事件背后反映的人物品格,培养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审美创造: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感受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场景渲染等营造的独特美感,提升审美鉴赏能力,领悟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之美。 教学重难点 1.结合阅读提示,梳理事件,挖掘细节,品析人物精神品质。 2.结合拓展材料,关联时代,理解人物家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一次看到课文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课下注释①告诉我们,南仁东是一位天文学家,是“中国天眼”的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本课是一篇传记作品,传主是南仁东。那么,南仁东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呢?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篇传记,进一步解惑,走进“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的人生。 二、梳理事件,初步感知人物 1.在课文中,作者选取了南仁东一生中哪些重要阶段,记叙了哪些事件?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结合课后“阅读提示”,梳理人物生平经历。 PPT: 本文以3000多字的篇幅,浓缩了“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的一生。文章选取了他人生中的多个重要阶段,依时间顺序展开叙述…… 点拨:梳理人物生平经历,可以用表格来呈现,也可以绘制时间轴样式的思维导图。 明确: 表1 南仁东生平经历 人生阶段/时间点 事件 少年时期 喜欢看星星,追问老师关于南半球观星情况的问题 初三时期 老师和南仁东畅谈未来和理想 18岁 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 23—33岁 在无线电厂做“小金工”; 在别人认为不可能时,挑战研制电视发射机并获得成功 33岁 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天体物理学研究生 48—61岁 提出争取由中国作为国际射电望远镜台址; 历经十余年在贵州进行选址研究 62岁 开始主持中国独立建造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项目(即“中国天眼”项目) 66岁 担任“中国天眼”项目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 71岁 见证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落成 2.结合梳理成果,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南仁东? 示例:我看到了一个为“中国天眼”奋斗到老的南仁东。南仁东开始正式主持“中国天眼”的相关工作时,已经快五十岁了,但他没有像一般人一样到时间就退休,而是一直奋斗到七十多岁,直至建成“中国天眼”。 追问:结合课后“阅读提示”中下面这句话,从南仁东整个生命历程来谈谈你对他的认识。 PPT: 作者以“看星星”串起全文,展现了一个爱看星星的少年是怎样成为“让无数少年仰望的星星”的…… 示例(1):我看到了一个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南仁东。从他小时候对星空的好奇并通过努力考上清华大学,到青年时期研制电视发射机,最后主持建成“中国天眼”这个超级望远镜,我看到了他执着探索、一步步取得卓越成就的一生。 示例(2):我看到了一个勇于挑战、追求卓越的南仁东。在无线电厂工作时,他就有挑战“不可能”的精神,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时候研发出新产品。后来,他主持的“中国天眼”,是中国独立自主建设的,而且是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这种勇于挑战的精神,令人敬佩。 3.小结。 通过梳理传主的人生事件,同学们很好地把握了课文整体的内容,对南仁东的人生历程也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我们也看到了作者如何选取典型事件,并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这也是单元导语提醒我们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