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7275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737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中文,版高,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李白行吟图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家世家族皆不详。又称“李翰林” ,有“诗仙”之称。 关于李白的身世有很多疑问,也是李白研究的热点之一。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个性 家世: 凉武昭王李暠(皓)的九世孙,其先世在隋末时被远谪西域,居于条支;或说在碎叶。大概是在中宗神龙初年,回到陇西。 大约五岁时随家人迁居四川居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一生的五个时期 1. 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与韩荆州书》)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之五) 开元五年(717)隐居大匡山读书,从赵蕤学纵横术。 2. 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 在湖北安陆娶故相许圉师孙女为妻,“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秋于敬亭送从侄耑游庐山序》 开元十八年(730)入长安,寓居终南山。 3. 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经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被玄宗召到长安。玄宗“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任翰林待诏。名为待诏,实际上干的是御用文人的工作。 天宝三载(744)春,上书求还山,玄宗赐金放还。 4.十载漫游时期 与杜甫相识,后与杜甫、高适畅游梁宋齐鲁一带。 “一朝去京国,十年客梁园”(《书赠蔡舍人雄》) 又到金陵、幽蓟等地 5.安史之乱时期 因从永王璘系浔阳狱,后长流夜郎。 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李光弼平叛,途中 因病折回。 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 李白的生活和个性 1、信道求仙。 2、隐居游历。 3、仗义行侠,嗜酒终身。 4、求仕为官。 个性:狂放不羁,追求自由,乐观豪迈、蔑视权贵。 李白的思想 龚自珍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 梦游天姥吟留别 内容--梦游天姥 形式--吟:诗歌体裁,属于歌行体(歌行引) 特点: 1、篇幅较多,容量大。 2、平仄没有近体诗那样严格。 3、用韵较灵活,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几句转一韵。 4、以七言为主,杂有长短句式。 目的--留别: 是自己要走了,写诗赠给留在此地的朋友。 题材:游仙诗 文章标题是梦游天姥,为何先谈瀛洲? 瀛洲是传说中的仙山,神秘难求。先写瀛洲,营造一种神秘之感,衬托天姥山的神秘,也为下文梦游天姥山做铺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内容:从正面和侧面描写天姥山的神秘和高大 表达对天姥山的景仰向往。 作用:交待入梦缘由 神秘 高大 第一部分 手法: 对比 衬托 夸张 第二部分:梦境 梦前: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现实进入梦境 梦中: 月渡镜湖 登山奇观 山中奇景 神仙洞府 清幽寂静 离奇险怪 壮丽神奇 壮美奇绝 梦醒: 梦惊长叹 由梦境回到现实 陶醉 兴奋 愉悦 思考:1、写了什么? 梦后感悟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第三部分 2、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两句,作者是在感叹什么? 明确:世事虚幻无常。流露了诗人在政治失 意后一种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感 伤的情绪。 思考 明确:①超脱尘俗的隐逸之志 ②不向黑暗现实和权贵 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3、“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两句,诗人表明了自己什么志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