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诗歌导入: 有一个人, 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 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 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 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 这一种爱,叫“母爱”! 泰戈尔(印 度) 授课人:刘兵舰 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 《散文诗两首》之———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整体感知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品味诗歌的人物形象,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走近泰戈尔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爱、欢乐、光明是他歌唱的永恒主题。诗歌的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印度的神秘色彩。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泰戈尔《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了解金色花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散文诗小常识 听 准 字 音 把 握 重 音 注 意 语 速 感 情 基 调 听读要求 听读课文 检测预习 你会读吗? 匿笑 沐浴 祷告 笑嘻嘻 嗅到 罗摩衍那 yǎn dǎo nì mù xī xiù 你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吗? 匿笑: 沐浴: 祷告: 嗅: 匿,隐藏,不让人知道;匿笑,偷笑。 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 向神祈求保佑。 闻(气味)。 美读悟情 —美读指导 你认为该用什么样感情基调来朗读? ———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1、孩子,你在哪里呀?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3、我不告诉你,妈妈。 (着急、关爱) (惊喜、嗔怪) (顽皮、撒娇) 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 初读感知 两个;我和妈妈;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想一想 1.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 2.“我”变成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进行了几次嬉戏,你能说一说吗? 第一次嬉戏 母亲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罗摩衍那》时, 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 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第二次嬉戏 第三次嬉戏 3.你觉得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对母亲深深的爱 亲密融洽的亲情 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诗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妈妈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我从文中 这句话(这几个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 的孩子(妈妈)。 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天真活泼、调皮可爱, 热爱妈妈 慈爱善良,勤劳美丽 疼爱孩子 孩子 妈妈 2.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因为这样会给妈妈带来惊喜,使妈妈生活 得更加温馨,同时给妈妈带来快乐…… 3.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要“暗暗地”、“悄悄地”呢?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还瞒着妈妈。 4.妈妈见到孩子说“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是在骂他吗? 妈妈找孩子找了很久,非常着急担忧,一见到了孩子,又惊又喜,这是嗔怪的语气。 嗔怪 chēn guài 表面上是责怪,但其中包含爱或者撒娇的成份多一些。 5.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金色呢? 他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方便和妈妈捉迷藏。因为金色花的树枝、花瓣、花香、树影,可以和妈妈所有的日常活动接触,无时不在地提醒她注意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