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8221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4061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2课,周总理,你在哪里
  • cover
(课件网) 2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反复、排比的 表现手法。 2. 理解本诗通过想象和联想来抒情的创作手法, 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3. 体会作者对周总理深切的怀念与崇敬之情。 学习目标 高山在呼唤,大地在轰鸣,森林起松涛, 大海涌浪声,它们都在急切找寻一个身影。 他是谁?他就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 他虽已离去,但音容宛在,他的足迹遍布 大地,他永远活在人民心里。让我们一起 走进《周总理,你在哪里》,去感受那份 深切的怀念吧。 课堂导入 初读课文,概括梳理 【作者简介】 柯岩(1929—2011),原名冯恺,女,山东烟台人,中国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柯岩的创作以诗歌、儿童文学和散文为主,作品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富有感染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民性。代表作有诗集《“小迷糊” 阿尔秋霞》《周总理,你在哪里》,儿童文学《寻找回来的世界》等。她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贴近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写作背景】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柯岩于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不久创作的一首悼念诗。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社会动荡,但人民对周总理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极为深厚。这首诗通过深情的呼唤和自然景物的回应,表达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诗歌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氛围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情感共鸣力。 【文体知识】 诗歌 诗歌是一种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语言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诗歌通常具有形象性、抒情性、节奏性和凝练性等特点。现代诗歌形式自由,不拘泥于格律,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意境的营造。 【文题解读】 “周总理,你在哪里”是一个疑问句式,直接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思念和寻找之情。 题目富有情感张力,既是对总理离去的不舍,也是对总理精神永存的肯定。 通过这一标题,读者可以感受到诗歌的主题核心: 对周总理的怀念与敬仰。 【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开头):以深情的呼唤开头,表达人民对周总理的思念之情。 第二部分(中间段落):通过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等自然景物的回响,象征周总理精神的无处不在。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现实,表达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信念,升华主题。 【行文线索】 本诗以“寻找周总理”为行文线索,通过“对着高山喊”“对着大地喊”“对着森林喊”“对着大海喊”“回到祖国的心脏”等场景,层层推进,展现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这一线索贯穿全文,使诗歌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 【问题探究】 问题1 诗歌开头反复呼唤“周总理,你在哪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表达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问题探究】 问题2 诗中通过哪些自然景物来回应人民的呼唤?这些景物分别象征了什么? 参考答案 诗中通过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等自然景物来回应人民的呼唤。这些景物象征着周总理的精神无处不在,他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为人民所铭记。 【问题探究】 问题3 “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诗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这是诗歌的主旨句,反复出现起到了强调作用,表达了人民坚信周总理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永存,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问题探究】 问题4 结尾部分提到“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参考答案 这句话象征着周总理的精神如太阳般光辉灿烂,永远照耀着人民,表达了人民对总理崇高品格和伟大精神的赞美。 【问题探究】 问题5 诗歌中“我们找遍整个世界”一句,表达了人民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 表达了人民不愿接受总理离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