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梳理与交流 初试身手 (人教版)三年级 上 一 本课目标 目录 回顾导入 二 梳理方法 三 初试身手 四 尝试写话 五 课堂小结 六 板书设计 七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感受课文中观察发现所传递的生活热爱,结合 “公而忘私”“以身作则” 等中华传统美德,通过分享生活中 “遵守规则” 或 “细致观察” 的实例,深化文化认同感,树立积极的生活与学习价值观。 掌握 “减一减”“加一加” 的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正确读音,对含特定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积累含数字的成语和关于团结合作的俗语,能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的语句,清晰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 梳理《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的观察内容与描写特点,培养逻辑梳理能力。 分析文中观察方法(如感官观察、长时间观察),区分 “单一观察” 与 “多角度观察” 的差异,讨论 “为什么细致观察能发现更多”,培养辩证思考能力。 体会课文中对自然事物(翠鸟、蒲公英)的审美描写,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结合生活观察,发挥想象力完成观察片段写作,将审美感知转化为审美创造,形成个性化的观察表达。 梳理与交流 本单元学习的两篇课文,作者在平常的生活中各自发现了什么? 《搭船的鸟》:下雨天的船头好玩、翠鸟漂亮、翠鸟捕鱼敏捷…… 《金色的草地》:蒲公英盛开的草地是金色的、草地上很好玩、草地颜色的变化…… 最让你觉得新奇、有趣、好玩的是什么?文中有哪些描写体现了细致观察?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暗红色的长嘴。 作者细致观察了翠鸟身体各部分的颜色。 雨点儿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观察时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进行了长时间观察,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吧! 雨停了,我和爸爸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爬着…… 初试身手 这个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找出表示作者在观察的语句。 妈妈经常给我买香蕉吃。香蕉的皮黄澄澄的,形状像弯弯的月牙,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口,是一种很软糯的口感…… 妈妈经常给我买香蕉吃。香蕉的皮黄澄澄的,形状像弯弯的月牙,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口,是一种很软糯的口感…… 用眼“看” 用手“摸” 用鼻子“闻” 用嘴“尝” 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写作提示: 借助之前填写的几张观察记录单,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已观察到的事物的某一方面或变化。 能用看、摸、听、闻、尝等多种感官观察。 还可以写一写自己观察时想到的问题。 尝试写话 我观察的是昙花。晚上八点左右,昙花的花瓣慢慢翘起,淡黄色的外衣逐渐打开。八点半后,花瓣绽放的速度加快了,花瓣完全展开,最外层的淡黄色也不见了,颜色变得雪白 雪白的。很快,二十多片洁白如雪 的花瓣像手掌般整整齐齐地围成一 圈,向四周摊开,像个大喇叭。大 约过了两个小时,花瓣开始收缩, 一点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