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69790

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6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8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 cover
第二单元第8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独立阅读课文,采用批注法梳理关于鲁迅的生活琐事。(重点) 2. 整理批注,把握鲁迅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理解作者的情感。(重点、难点) 3.揣摩重点语句、段落的含义,感受文章文随笔动,笔随情至的美感和情意。(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的哪篇文章?读过他的哪本书?提起鲁迅,人们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出示图片)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但这不是他的全部。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跟随萧红去认识不一样的鲁迅。(板书) 【背景介绍】 作家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但她在散文的创作上也有十分突出的成就。她的散文“凭着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胡风语),以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切感受清新、明朗、自然、直率、坦白地吐露出来,有着浓厚的抒彩。例如,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她的《回忆鲁迅先生》就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也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时代背景 1934年11月,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在鲁迅帮助下,《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得以出版,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先生去世后,萧红用时三年完成回忆著作《回忆鲁迅先生》,本文节选其中一部分。 【整体感知】 字词积累 ⑴字音 舀(yǎo) 揩(kāi) 碟(dié) 捆(kǔn) 调羹(tiáo gēng) 绞肉(jiǎo ròu) 薪金(xīn jīn) 校对(jiào duì) 草率(cǎo shuài) 洗澡(xǐ zǎo) 悠然(yōu rán) 吩咐(fēn fù) 抹杀(mǒ shā) 疙瘩(gē da) 深恶痛绝(shēn wù tòng jué)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 ⑵词义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安顿:安稳。 忧郁:忧伤郁结;忧虑烦闷。 内容概览 (1)文章写了什么?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描写鲁迅先生? ①鲁迅的笑声是明朗的(1) ②鲁迅走路很轻捷(2) ③在鲁迅家里做客人(3—13) ④鲁迅和“我”开玩笑(14—17) ⑤天晴了,太阳出来了(18—23) ⑥鲁迅读青年的来信(24—26) ⑦鲁迅对待自己的原稿、校样(27—30) ⑧许先生的忙碌生活(31—34) ⑨夜里去看电影(35—40) ⑩鲁迅先生的休息(41—42) 鲁迅待客和工作(43—54) “吃鱼丸”一事(55—60) 鲁迅认真包书(61—63) 带病拼命地工作(64—67) 文章由诸多片段连缀而成,内容涉及鲁迅的神情姿态、饮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