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1533

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360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吉林省,试卷,语文,月月,学期,三上
  • cover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中2025-2026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间故事讲述人讲述的故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呈现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浓郁的生活情感,又蕴含着鞭辟入里的为人之道、处世之理。讲述人讲述的故事具有教化功能,包含深厚的道德思想。尽管其讲述包含了讲述人个人的情感选择,但是,更多则是集体情感选择下被接受和认同的道德生活。因此,民间故事讲述贯穿“诗学”显然将教化与讲述人所在区域人民集体情感紧密结合。民间故事讲述人通过讲故事传递人民的集体情感,歌颂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勇,批判游手好闲者的不思进取,教导不学无术者奋发图强,规劝品行恶劣者多做好事……这些在民间故事讲述中流淌的情感能量是区域人民的价值观作用选择的结果,也是贯穿民间故事持久的认同传统以及凝聚力的诗学生活的来源。 民间故事浓郁的诗学传统是口头的,也离不开书面传统的影响,尤其是民间故事世界中出现了大量文化人的故事,其故事讲述人也大多是当地识字的文化人,这就决定了民间故事诗学传统在表现生活时的倾向性和价值共识。民间故事大量出现讲述秀才类、先生类、文人类的故事,这类故事往往穿插了吟诗作对,或者以吟诗作对推动叙事情节向前发展。如有个故事讲,三个秀才去圣人庙朝拜,出山门外看到四枚铜钱,他们将铜钱捡起来,一人分一枚,可是剩一枚归谁呢?最后决定通过吟诗看谁最穷就给谁: 第一个吟道:“身居房半间,半边露着天,盖的麻袋睡,枕着一块砖。” 第二个吟道:“自幼没有屋,睡觉躺大路,枕的胳膊弯,光着一身骨。” 第三个吟道:“年过二十春,过了十九冬,吃的天河水,喝的西北风。” 三个秀才都穷,怎么办呢?只有到县衙里去请老爷公断。……县老爷将四个铜钱收下,吟诗一首作判断: 击鼓鸣钟又喊冤,秀才怎能也贪钱,吟困说穷争小利,修身报国丢一边。 四枚铜钱都归我,三人屁股全加鞭,今后再敢来吵闹,打进大牢年复年。 讲述中三位秀才和县老爷吟诵诗歌的行为符合故事中主人公的身份,也契合故事情节的演进逻辑,秀才彰显自己不同于老百姓的才学的优越感,县老爷也以吟诗的方式霸占四枚铜钱。故事中秀才和县老爷吟诗作对的文采与贪欲的心理形成反差,把文化人的酸腐形象和县老爷的贪婪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 中国民间故事是人民共享的诗学传统,也是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民间故事作为人民的文艺,其创作的人民性、传承的人民性、审美的人民性、讲述内容和艺术表达的人民性在生活实践中得到充分表现。也就是说,民间故事是人民的“诗学”生活,通过故事讲述方式建构“诗的世界”,表达人民明确的道德感,发挥慰藉人民心灵情感的作用,唤醒人民“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摘编自林继富《故事诗学———人民生活的叙事实践》) 材料二: 下堡坪人在继承巴楚文化诗学传统过程中,不断将地方文化、时代生活和艺术形式等融入其中发展创新,突出故事诗学的叙事特征。北宋诗人欧阳修曾被贬夷陵任职,下堡坪有故事讲他乔装成船公,渡两弟兄过江时,遭到他们的戏弄。兄弟俩自恃才学瞧不起船公,二人承诺船公若是他能吟诗作对、对答如流,便付他双倍的船钱。船公欣然同意。哥哥说:“一棵枇杷树,两个大丫权。”船公答:“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哥哥又说:“河边一群鹅,见人飞下河。”船公答:“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哥哥再出:“一步跨上舟,气死欧阳修。”船公便答:“修已知尔等,尔等不知修(羞)。”自负的两位读书人终在吟诗交锋中败下阵来,下堡坪人对诗学生活的崇尚可见一斑。 民间故事传承人乐于讲述诗文名家与下堡坪的关系,既展现了下堡坪人对家乡文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