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一单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复习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习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与早期国家的特征。 单元导言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度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 一、中华文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这两个主要的发源地之外,还有许多文明的遗存散布在各地。 二、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文明。 多元发生 多元构成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华文明的演进,可以视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中整合为一体的过程。 整合的模式是以中原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多元一体的格局最晚在西周就建立起来了。 此后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不断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进来,但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这个大格局始终保持着它的完整性而没有打破。 ———摘编自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单元导言 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了自身发展道路的独特魅力。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度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中国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格局和一体化趋势 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 中国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格局和一体化趋势 早期人类呈现出多地发生、广泛分布的特征 中国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格局和一体化趋势 新石器时期的文化 遗址如“满天星斗” 表中时间均为距今年代 辽河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红山文化 6000-5000 仰韶文化 7000-5000 大汶口 文化 6500-4500 河姆渡 文化 7000-5000 龙山文化 5000-4000 良渚文化 5300-4300 中国石器时代文化的多元格局和一体化趋势 表中时间均为距今年代 从遗址的分布来看,地域不限于中原,而是北至今长城地带,南至长江以南的水乡,东至黄海之滨,西至秦晋黄土高原。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华大地文明之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城邑、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等出现,表明与社会分工、社会分化相应的、区别于一般聚落,并凌驾于其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其中,地处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部落迁徙、分合、冲突的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是中华文化融合的核心地区。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文明的出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