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4416

湖南省金太阳2026届高三上学期十月份阶段监测联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628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南省,阶段,试卷,语文,考试,联合
  • cover
十月份高三年级阶段监测联合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李白的五古《关山月》是家喻户晓的代表性诗作:“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元本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卷四《关山月》注云:“天山,在唐西州交河郡天山县。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日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但注释者一般把这里的“天山”意象解释为“祁连山”。李白诗中多次使用“天山”意象,其诗里的“天山”是具体指某一处还是泛指呢 是不是就一定是今甘肃祁连山呢 对于李白诗里的“天山”,大多数读者都将它视为当今新疆的天山,但很多文史学者又指出,李白诗中的“天山”是指甘肃的祁连山。其实,作为地理名词的“天山”所指,今天有新疆的天山和甘肃祁连山之不同;唐代“天山”有阻隔南疆与北疆的天山和在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天山的区别。李白《关山月》一诗中除“天山”外,还有“玉门关”“白登道”“青海湾”四个地名意象。这四个地名意象除“白登道”在今山西大同一带外,其余均与今祁连山在空间距离上形成地理逻辑的某种关联性。这样说来,李白此诗中的“天山”指祁连山是有可能的。但是,此“祁连山”未必都是今人理解的甘肃张掖一带的祁连山。 检索《全唐诗》,共约 78处写到“天山”。据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数据检索,唐以前诗歌写到“天山”的有14处,宋代以后诗歌写到“天山”的凡157处,且绝大多数是用“三箭定天山”的典故,可以说,“天山”在唐以后多为泛指了。但是唐诗中,乃至其他时期诗中的“天山”所指,则比较复杂,有专指的,也有泛指的。有明确指新疆天山的,比如去过西域的岑参的诗:“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这里的“天山”肯定不是今天甘肃的祁连山。因诗中用了地名“轮台”,可以做参照。其实在唐初,“天山”还有与“交河”连用的,如霟世南《出塞》“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说明这里的“天山”指的是今天新疆东部交河一带的天山。 宋代李昉辑《文苑英华》卷二百收录唐代骆宾王《行路难》诗云: 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斾遥遥过绝国。阵云朝结晦天山,寒沙夕涨迷疏勒。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鹏(一作雕)翼。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令(一作命)武功宣。…… 这首诗写到“天山”,后面又提到“祁连”,因为前面又提到过“交河”的地名,所以,骆宾王所说的“天山”“祁连”应是两处,可能分指伊州的天山和祁连山。李白生活于骆宾王稍后的时代,他们诗作的语境应是一样的。 赵殿成注王维《燕支行》“登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句之“天山”云: 《史记正义》:天山,一名白山,今名折漫罗山,在伊吾县北百二十里。《史记索隐》:祁连山。《西河旧事》云: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养。一名天山,亦曰白山也。晋灼《汉书集注》:天山在西域,近蒲类国,去长安八千余里。《北边备对》:天山,即祁连山也,又名时漫罗山,又名祁漫罗山。盖虏语谓为祁连也、时漫罗也、祁漫罗也,皆天也。 为什么“祁连山”又可以指新疆交河一带的天山呢 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历代文献中出现“天山”地名时的所指。 文献中最早出现“天山”的是《山海经》: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 (毕)沅曰:山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南二百里。晋灼《汉书集注》云:在西域,近蒲类国,去长安八千余里。《括地志》云: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西南二百里。又云:天山,一名白山,今名折罗漫山,在伊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