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唐 诗 五 首 黄沙漫卷,驼铃悠远,一位诗人策马穿行于大漠之上。他带着朝廷的使命奔赴边塞,却在长河落日的壮阔中,读懂了天地的苍茫与自身的孤影。今天,让我们跟随王维的笔触,走进那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疆场,在雄浑与孤寂交织的意境里,感受盛唐边塞的风云与一位诗人的心灵轨迹———这便是我们即将品读的《使至塞上》。 第三单元《唐诗五首》 《使至塞上》 咏雪更是咏家风 大漠孤烟凝壮景,长河落日绘雄图。 1.诵读诗歌,了解律诗的特点,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课下注释,了解诗文大意。 3.结合相关背景,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 4.了解律诗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 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诗歌创作:其诗题材广泛,山水田园诗成就最高,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如《山居秋暝》《竹里馆》等,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也有不少边塞诗,如《使至塞上》,气势雄浑。 绘画与音乐:他擅长山水画,尤擅水墨山水,对后世影响深远;还精通音律,这些艺术素养也融入了他的诗歌创作中。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这实际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廷。此诗即作于赴边途中,记述了诗人出塞的所见所感。 写作背景 资料助学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①句式固定,律诗要求字数一致,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②押韵严格,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③讲究平仄,每句中用字平仄间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④要求对仗,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任务一:解码文字,疏通诗意 古诗之美,一半藏在文字里,另一半则藏在节奏中,唯有依循节奏,让字音有缓急、有停顿,方能听见千年前诗人心底的回响。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感受古诗的韵律之妙,在抑扬顿挫间触摸诗歌的灵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黄鹤楼 崔 颢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任务一:解码文字,疏通诗意 押韵: 律诗押韵严格,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轻车简从,赴边关慰问守军,路途遥远,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 单车:一辆车,表明此次出使随从不多。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汉代称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诗人在这里借指自己出使边塞的使者身份。 居延:地名,在今甘肃张掖北。这里泛指辽远的边塞地区。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北飞的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 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 胡: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民族。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文意 任务一:解码文字,疏通诗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一缕青烟孤然直上,黄河边上的落日,此时正圆。 孤烟:指烽烟。据说古代边关烽火多燃狼粪,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 长河:指黄河。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说到)前线统帅正在燕然(打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