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二上科学第一单元第5课《建造小房子》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小小建筑师成长营”之成果博览会:我是金牌讲解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设计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要求: 1.核心概念:13. 工程设计与物化 2.学习内容: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能向他人展示作品,并运用多种方式介绍自己的作品和想法。 3.学段目标(1-2年级): (1)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2)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想法。 4.教学提示:开展丰富多样的展示交流活动…让学生通过相互配合推介自己的作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5.评价建议:强调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全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主体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整个单元工程的收官与评价环节,是学生展示、交流、反思学习成果的舞台。在前五课,学生完成了从调研、设计到建造的完整工程实践。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举办一场展示会,引导学生像工程师一样,向社会(班级同学)发布自己的产品,并接受评价。教材通过展示会的组织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核心素养:通过介绍作品,锻炼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跨学科融合:语文);通过参观评价,培养审美、批判性思维和欣赏他人的品质;通过反思总结,深化对工程流程的理解,并收获学习的成就感。本课是对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性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最终体现。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认识到展示与交流是工程活动中分享创意、获取反馈、共同进步的重要环节。 2.科学思维:能有序、清晰地向他人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制作过程和特点;能基于一定标准(如稳固、美观、有创意)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3.探究实践:能参与布置展示区,能担任“讲解员”的角色,与参观者进行有效交流;能认真倾听他人的介绍,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赞赏。 4.态度责任:乐于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能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体验集体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科学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序、清晰地介绍自己小组的房屋模型,并认真倾听他人的介绍。 2.教学难点:能基于客观事实(如用了什么结构、什么材料)进行介绍和评价,而非简单地说“好看”或“不好看”。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创设博览会情境背景图、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最佳工程奖”奖状若干(如“最佳设计奖”、“最稳固结构奖”、“最佳创意奖”、“最美观奖”、“最佳团队奖”);投票贴纸(每人3-5颗);话筒(或替代物);《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小小建筑师”毕业证书。 2.学生准备:上节课完成的房屋模型;给模型起的名字和介绍词。 3.环境准备:将教室桌椅重新布局,分成几个“展区”,每个小组一个展台,方便展示和参观。 七、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博览会开幕致辞 教师活动: “尊敬的各位首席建筑师、工程总监们,大家上午好!欢迎莅临‘小小建筑师成长营’首届科技成果博览会!我是本届博览会的主席。” “经过一个单元的努力,我们从灵感汲取,到精心设计,再到亲手建造,终于迎来了这个展示我们智慧与汗水的荣耀时刻!今天,这里没有学生,只有金牌讲解员和专业评审员。你们的任务是:第一,自信地展示你们的作品;第二,真诚地欣赏他人的杰作。 现在,我宣布,博览会正式开始!” 学生活动: 以“金牌讲解员”和“专业评审员”的身份融入博览会情境,情绪兴奋,期待展示和参观。 设计理念:通过隆重的“开幕式”致辞,将课堂转化为一场正式的博览会,极大提升学生的仪式感和参与感,明确本课的双重任务(展示与评价)。 (二) 活动一:布展与准备———我是布展师 教师活动: “请各参展团队迅速进入自己的展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