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177053
5《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联读课件(共4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1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0668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必修
,
选择性
,
语文
,
高中
,
统编
,
学年
(
课件网
)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群文阅读 导入: 君子是中国文化中拥有理想人格的一类人,君子不争,君子不器,君子好学,君子知礼,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兼具仁义礼智,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君子呢?孔子的君子之道和孟子的君子之道一样吗?今天让我们在学习中去解答这些问题。 认识孔子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为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认识《礼记》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相传是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写先秦的礼制,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 《礼》,“六经”之一,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但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记乃弟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礼》的附庸。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又有董仲舒、孔颖达、程颐、程颢等大儒的推崇,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故后人称之为“《礼记》”。 认识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整体感知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句。 《论语》十二章理解文意 章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食:名作动,吃饭; 安:安逸; 敏:勤勉; 而:表并列; 就:接近、靠近; 而:表顺承; 正:匡正,端正 已:通“矣”; 特殊句式: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 章2.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yì》) 而:表假设,如果; 如……何:把……怎么样、对…怎么办; 如礼何:怎样对待礼呢? 章3.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道:道理、真理; 朝闻夕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章4.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 喻:知晓,明白;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此处可以不译; 小人:指品德低下的人; 特殊句式:君子喻于义。(状语后置) 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章5.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贤:形容词作名词,贤人,贤德的人。 齐:看齐。 而:表顺承 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 省:反省,检查。 章6.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 质:质朴、朴实; 文:华美、文采; 野:粗野、鄙俗; 史:虚饰,浮夸; 彬彬:古义,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11-13)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2025-11-13)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卷(三)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11-13)
湖北省2026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训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1-1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