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生物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2节 染色体变异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野生马铃薯的染色体组成准确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学会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并能运用染色体组的概念结合发育的起点区别单倍体与二(多)倍体。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 通过对比分析细胞分裂模式图,说明三倍体、四倍体和21三体综合征的形成原因。(科学思维、生命观念) 3.通过与杂交育种的比较,分析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过程和优缺点,掌握多倍体的培育方法,并能判断其在育种中的适用性。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4. 通过“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探究,培养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科学探究) 5.通过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理解基因数量或排列顺序的改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生命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1.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 2.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过程。 3.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如解离、漂洗、染色)的作用。 4.三类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辨析。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设计原理与关键操作环节。 3.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及结果分析。 情境导入 作为野生植物的后代,许多栽培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却与它们的祖先大不相同,如马铃薯和香蕉。 生物种类 体细胞染 色体数/条 体细胞非同 源染色体/套 配子染色 体数/条 马 铃 薯 野生祖先种 24 2 栽培品种 48 4 香 蕉 野生祖先种 22 2 栽培品种 33 3 栽培型 为什么平时吃的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栽培型 12 24 11 因为香蕉栽培品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33条,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无法形成受精卵,进而无法形成种子。 染色体变异 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染色体变异 发生在 包括 体细胞 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重复 倒位、易位 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者成套地减少 根据概念的关键字,快速预习教材,画出概念图。 真核生物 显微镜可见 实例1: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 (又称先天性愚型) 病因: 表现: 智力低于常人 特殊面容 生长发育障碍 多发畸形 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 (一)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1三体综合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45条+XY(47) 探究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分裂Ⅰ 复制 减数分裂Ⅱ 21号染色体 复制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异常个体的体细胞(含3条21号染色体) 21号染色体 实例1: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 探究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减数分裂Ⅰ 复制 减数分裂Ⅱ 21号染色体 复制 姐妹染色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不分离 21号染色体 异常个体的体细胞(含3条21号染色体) 实例1: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 实例2:男性Klinefelter综合征(克氏综合征) 病因: 表现: 身材较高 性腺发育不良 有女性特征 病因: 表现: 身材较矮 性腺发育不良 实例3:女性Turner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 多了一条X染色体 少了一条X染色体 44条+XXY(47) 44条+X(45) (二)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正常(8) 增加一套(12) 减少一套(4) 两套 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探究一、染色体数目变异 分析野生马铃薯的染色体组成图,回答问题: ①野生马铃薯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 标记为2号的 两条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2号与3号染色体又是什么 关系 ②野生马铃薯体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 ③野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