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8182

第7课《艾滋从哪儿来艾滋去何处》课件+素材【浙摄影版】《人·自然·社会》初三

日期:2025-11-24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66314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7课,艾滋从哪儿来艾滋去何处,课件,素材,摄影,人·自然·社会
    (课件网) 第7课时 艾滋从哪儿来 艾滋去何处 (人·自然·社会)初三年级 全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01 02 03 04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消除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树立尊重他人、关爱弱势群体的道德观念。 通过课堂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主动参与艾滋病防控宣传的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 能够明确艾滋病病毒的起源、主要传播途径,了解其对人体的危害及当前的防控现状,掌握核心预防知识。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对艾滋病相关问题的判断分析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简单的健康宣传。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两栋房子和两个人 有两栋房子,其中的一栋房子钻进了几只白蚁,另一栋房子没有被白蚊!侵蚀。有两个人,其中的一个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另一个人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从外表上看,两栋房子一样坚固,两个人一样健康……. 阅读P33页这则小故事,说一说给了你什么启示 启思园 新知导入 启思园 表面的完好不代表内在无患,隐患常隐藏于无形。艾滋病病毒如同白蚁悄悄侵蚀免疫系统,平时难察觉,一旦遭遇健康挑战便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这警示我们要重视健康筛查,警惕潜在风险,做好疾病预防。 探究新知 知识链接 知识引入 艾滋病与其他疾病不同,它是关系到社会问题、人权问题和经济问题的一种疾病。目前,国民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依然有待增加,有很多人因为缺乏艾滋病知识而感染上这一疾病。我们应该掌握艾滋病病毒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善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努力为抵御艾滋病出一份力。 爱心呵护生命,行动抵御艾滋 探究新知 学一学 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HIV)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引发严重传染病艾滋病(AIDS)。 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后会出现难治感染或癌症,最终导致死亡,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和治愈药物。 冲浪带 探究新知 看一看 请了解一下艾滋病病毒对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和速度。 冲浪带 探究新知 说一说 请了解一下艾滋病病毒对机体损害的严重程度和速度。 冲浪带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细胞,损害程度极大。 初期可能无症状,但病毒持续复制会不断破坏免疫功能。 速度因人而异,未治疗者一般经数年潜伏期后,免疫体系崩溃,引发多种感染和肿瘤。 及时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快速恶化。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场 活动一:辨一辨 并不是只要接触就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按照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我们可以将行为分为高危险行为、中危险行为和无危险行为三类。 请大家辨别下列行为分别属于以上三类行为中的哪一类。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场 活动一:辨一辨 (1)多个性伴侣、不安全的同性恋性行为 (2)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 (3)共用注射器 (4)对出血者进行急救 (5)共用游泳池 (6)共用牙刷 (7)女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育 (8)穿耳 (9)蚊虫叮咬 (10)使用未经过检测的血液制品 (11)一起上学、乘车、工作 (12)共用剃须刀 (13)与艾滋病患者共同进餐、共用水杯 (14)使用公共卫生间 中:4 高:1、3、6、7、8、10、12 无:2、5、9、11、13、14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场 活动二:连一连 你以为的艾滋病病人是什么模样的 你了解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异同吗 请把二者与符合他们的描述用线连起来。 探究新知 做一做 活动场 活动二:连一连 (1)外表和正常人一样 (2)外表有别于正常人 (3)免疫系统尚未受到严重损害 (4)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害 (5)发热、腹泻、体重下降、感染、长肿瘤等 (6)无症状 (7)有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8)未进行医疗干预的情况下,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