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78793

第三章 机械波 课时4 波的干涉(课件 讲义)高中物理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32504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物理,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第三章
    课时4 波的干涉 核心 目标 1. 了解波的叠加原理,了解波的叠加过程中质点的合位移.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2. 知道干涉现象是波特有的现象,了解波发生稳定干涉的条件. 要点梳理 要点1 波的叠加 1. 波的独立传播:几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仍然__保持__各自的__运动特征__,继续传播.即各自的波长、频率等__保持不变__. 2. 波的叠加: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__同时__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__矢量和__. 要点2 波的干涉 1. 定义:__频率__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某些区域的振幅__加大__,某些区域的振幅__减小__,相互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叫作__干涉图样__.如图所示. 特征: ① 加强区和减弱区的位置固定不变. ② 加强区始终加强,减弱区始终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不随时间变化). ③ 加强区与减弱区互相间隔. 2. 干涉条件:两列波的频率应__相同__;振动方向相同,两个波源的相位差应__保持不变__. 3. 波的干涉是波的叠加的特殊情形,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是波__特有__的现象.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可能发生干涉.( × ) (2) 某两种机械波发生干涉时,振动加强点的位移始终处于最大.( × ) (3) 两列波叠加产生干涉现象,则振动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交替变化.( × ) (4) 两列波相遇时,在相遇区域任一点的总位移等于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大小之和.( × ) 2. (2024·广州省实验学校)(多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光源,它们发出的光波发生干涉,产生的干涉图样如图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 A点出现明条纹 B. B点出现暗条纹 C. C点出现暗条纹 D. C点出现明条纹 解析:波峰与波峰或者波谷与波谷相叠加振动加强,所以A点与B点出现明条纹,波峰与波谷叠加振动减弱,所以C点出现暗条纹.故选A、C. 考向1 波的叠加 1. 波的叠加是无需条件的,任何频率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都会叠加. 2. 波的叠加原理是波具有独立传播性的必然结果,由于总位移是几个位移的矢量和,所以叠加区域的质点的位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如左下图所示,两列同相波的叠加,振动加强,振幅__增大__;如右下图所示,两列反相波的叠加,振动减弱,振幅__减小__.  (2024·深圳市高级中学)关于振动和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可以发生衍射.对于波长为10 m的声波,当障碍物的尺寸由10 m向20 m增大的过程中,声波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 B. 几列在水面上传播的波相遇时波形会发生变化, 脱离后可以再恢复到原来的形态 C. 简谐振动是匀变速运动 D. 简谐振动在一次全振动的过程中动能、势能各会出现一次极大值 解析:“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可以发生衍射,当障碍物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更小时,声波衍射现象越来越明显,当障碍物尺寸由10 m向20 m增大的过程中,声波衍射现象越来越不明显,A错误;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几列在水面上传播的波相遇时波形会发生变化,脱离后又能恢复原来的形态,B正确;根据简谐运动的特征a=,可知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随位移的变化而变化,位移做周期性变化,加速度也做周期性变化,故简谐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C错误;一次全振动,物体经过两次平衡位置,平衡位置处速度最大,则动能出现两次极大值,一次全振动,物体出现两次最大位移,一次正方向,一次负方向,故势能出现两次极大值,D错误.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振幅均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