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0189

3.1 电现象(课件)-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30页PPT)

日期:2025-11-24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1030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现象,课件,初中,物理,教科,2024
  • cover
(课件网) 1 第3章 简单电路  1 电现象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 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 1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其相互作用。 4 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为啥会炸毛?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情景引入 一、静电现象 1.活动1 观察静电现象 (1)用塑料梳子连梳几下头发,观察到什么现象? 合作探究 (2)用绸布与塑料尺子摩擦,再靠近碎泡沫,你发现了什么? 2.摩擦起电 (1)摩擦过的物体能够 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 ,或者说带上了电荷。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作 。 吸引 摩擦起电 电 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作 电荷,符号“+”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作 电荷,符号“-” 两 正 负 (2)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 电子带 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 电。 (4)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 不同 失去 正 负 转移 冬天脱毛衣时出现火花 开车门时手与车门间的触电感觉 思考:你能举出生活中摩擦起电的实例吗? 学以致用 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具有       的性质。 正电荷 吸引轻小物体 1.活动2 探究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1 (1)用大头针将饮料吸管固定,使其能自由转动 (如图) 。用餐巾纸摩擦饮料吸管使其带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饮料吸管一端,记录观察结果;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饮料吸管一端,记录观察结果。 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合作探究 实验2 (1)把气球悬吊起来,用干燥的毛巾和气球摩擦使气球带电; (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气球,记录观察结果; (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气球,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3 (1)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其中一根玻璃棒,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如图甲所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手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如图乙所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之间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之间相互吸引。 实验4 如图所示,分别将带有正、负不同电荷的小球悬挂起来,慢慢靠近,你发现什么现象呢? 现象:两个带正电荷的小球相互 ,带正电荷的小球和带负电荷的小球相互 ,两个带负电荷的小球相互 。 实验表明: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 远离 靠近 远离 排斥 吸引 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判断: 3.静电的利用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实现静电除尘、 、 、_____、静电喷药等。 思考:加油站的加油机上有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你知道它起什么作用吗? 2.验电器:验电器可以检测物体 。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 。 是否带电 排斥 静电喷涂 静电复印 静电植绒 学以致用 1.(多选)小明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取两根相同的塑料吸管,用细线分别系紧吸管一端,再将吸管另一端同时与头发摩擦,使它们带电并靠近悬挂。图中的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BD 2.(2024·巴中)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B.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得到了电子 C.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 D.验电器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解析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并不是正电荷在丝绸和玻璃棒之间发生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