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施耐庵 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学习目标: 1.识记:作家作品及四大名著相关知识;了解故事背景。 2.梳理: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3.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等塑造人物方法。 4.赏析: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表达效果。 5.探究: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 发展变化,深刻认识“官逼民反”的作品主题。 四大古典名著: 罗贯中《三国演义》 最智 施耐庵《水浒传》 最义 吴承恩《西游记》 最奇 曹雪芹《红楼梦》 最情 作者、作品 施耐庵, 时期的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其作品《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 为题材的优秀长篇 体小说。 成书于元末明初,反映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 首的农民军队起义的故事。生动描写了以宋江为首 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 历程。 这部小说是在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 施耐庵的加工整理,再创作而完成。 元末明初 农民起义 章回 章回体小说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其特点是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称为“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称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内容。如《水浒传》第九回,回目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一回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对独立性,又承上启下。 社会背景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 施耐庵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水浒传》。 课文相关情节 林冲,原是东京80万禁军教头,他的上司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一把宝刀,又传高俅的命令,说高太尉要看那宝刀。于是林冲奉命带着宝刀去见高俅,没想到竟被他们诬陷为“行刺”的刺客,无辜地被刺配沧州。在路上,陆虞侯买通押送公人董超、薛霸,多次要杀害林冲,被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下。 东京岳庙娘子受辱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山草料场 四次逼迫 解题 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故事发生的地点 活动一:整体感知 1.简述: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命运重要节点。 2.梳理:小说结构,列出结构导图。 赍发 投奔 玷辱 模样 酒馔 尴尬 连累 髭须 提防 洗漱 消耗 解腕尖刀 盘缠 彤云 仓廒 朔风 毡笠 拽 庇祐 草帚儿 掇 屋檐 央浼 肐察 搠倒 剜 读文正音 jī áo zhuàn gān gà zī měi shuò dī mú bèn diàn hào zhuài bì lěi shù pán chán tóng zhān zhǒu duō yán gē wān shuò wàn 内容(明) 内容(暗)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 陆虞侯奉命来沧州 林教头买刀寻仇敌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陆虞侯严冬施阴谋 林教头风雪夜复仇 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2-5段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1段 6-9段 10-12段 明线:林冲被逼上梁山 暗线:陆虞候设计害林冲 双线结构 明暗交织 线索 整体感知 请快速浏览课文,按情节划分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大意。 段落 情节 理清情节结构 (开端) 第二部分 (2-5段) 林教头 买刀寻仇人 (发展) 第三部分 (6-9段) 林教头 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 第四部分 (10-12段) 风雪山神庙复仇 (序幕) 第一部分 (1段) 林教头 沧州遇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