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0563

【期中备考】语文七上专题02 古诗文阅读(北京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6850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阅读,解析,原卷版,专用,北京,诗文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古诗文阅读(原卷版) 一、名句名篇默写 1.古诗默写。 (1)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2)水河澹澹, 。 (《观沧海》)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 子罕》) (4)《论语 为政》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默写。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借暮春景色渲染伤感气氛的诗句是“ , ”。 3.默写。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初一年级各班开展“重学法,启才智”学习经验交流会,你准备将《〈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 ”写到小组汇报稿中和同学们交流。(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 4.古诗文默写 (1)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古诗词创作经常调动多感官呈现意境,《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运用嗅觉、听觉捕捉景物特征,写出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 5.(1)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一联是: , 。 (6)请写出含有“月”字的一句古诗: 。(试卷上出现过的诗句除外) 6.默写。 (1)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学而》) (3)子曰:“ ,可以为师矣。”(《论语 为政》)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雍也》) (5)诗人借明月抒发对友人的关心:“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论语 为政》中,表现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 (7)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8)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9)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1) ,江春入旧年。 (2)水何澹澹, 。 (3)七十而从心所欲, 。 (4)复旦大学以“ , ”为校训,勉励本校学生广博学习,坚定志向,恳切地提问,多思考当前的事。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 , 。” 8.默写 (1)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3)古今中外,“思乡怀人”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尤其是在古代通讯落后的情况下,羁旅之思与漂泊之苦更催动着诗人的情思,比如《次北固山下》中“① ”这一句诗以北归大雁寄托着诗人的思乡深情;还有《天净沙·秋思》中“② ”悲切地道出了游子漂泊之苦。请你再写两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③ ,④ 。”(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9.(1) ,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六十而耳顺, , 。(《论语》) (5)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否则会误入歧途,所以孔子说:“ , 。” 10.(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朱自清《春》)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 ,匹夫不可夺志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