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1166

6.2《插秧歌》课件(共34张PPT)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1277675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杨万里 插 秧 歌 课程导入 请闭上眼,想象一幅画面:江南春雨,如丝如雾,一方水田倒映着天光。田埂上,一家老小挽起裤脚,他们的脊背弯成谦卑的弧线,仿佛在与大地对话。那一抛一接的秧苗,划出的不仅是生存的弧线,更是生命的诗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杨万里的《插秧歌》,感受这浸润着汗水与雨水、凝结着勤劳与智慧的田园诗篇,品味 那深植于泥土中的坚韧与希望。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感受诗歌韵律节奏;掌握口语化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诗歌意象、艺术手法和结构。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与传承古代农耕文化;尊重劳动与劳动者。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中兴四大家”之一。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他一生创作了两万多余首诗,其中四千二百首传世,被尊为一代诗宗。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形成了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并带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同时,他还创作了许多反映民间苦难和表达爱国情怀的作品。《诚斋集》是其传世之作,代表作有《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插秧歌》等。 走进作者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 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 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开禧二年(1206年), 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南宋中兴四大家 中兴四大家,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 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范成大 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 陆游 尤袤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幽默谈谐,风趣活泼。他的诗多从寻常生活中取材,常常在诗中打诨说笑,涉笔成趣。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栏”。 壹 多写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他善于敏锐地捕捉曰常生活中容易被人忽略的景象,摄入镜头,构成一幅情趣盎然的图画,如《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贰 诚斋体 语言通俗明快,多用口语、俗语入诗,使诗歌就像日常对话那样生动有趣。如《竹枝歌七首》(其一)“吴侬一队好儿郎,只要船行不要忙”。 叄 钱钟书先生曾在《谈艺录》中说道: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 钱钟书 文本研读 小池 [ 宋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语言生动、自然、新鲜、活泼 创作背景 《插秧歌》创作于1179年春 杨万里从江苏常州任上卸职 江苏·常州 浙江·衢州 途经浙江衢州,目睹农民插秧 ,深受触动 江西·吉安 西归故乡江西吉安 字词清单 zhāo(朝阳) cháo(皇朝) 朝 多音字 形近字 插yāng (秧) 遭yāng(殃) 鸳yāng(鸯) zhé(折腰) shé(折本) 折 kān(看管) kàn(看见) 看 bá(拔)秧 bō(拨)动 pō(泼)水 suō(蓑)衣 shuāi(衰)老 āi(哀)求 肩jiǎ(胛) jiǎ(钾)肥 jiǎ(岬)角 任务一 听读正音 插秧歌(杨万里) yāng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lì móu suō jiǎ 笠是兜鍪蓑是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