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2539

17 猫 教案+课件

日期:2025-10-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50494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案,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摘录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立场态度。 2.指导学生品析细节描写,学写批注,品味句子深层意蕴。 3.指导学生探究三个故事的共同点及逻辑关系,概括文章中心。 4.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理顺文章结构,理解结构与主旨的关系。 【拓展资源】 《牛》 【课型及课时建议】 教读引领课+组文阅读课 3课时 第1课时 指导探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摘录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立场态度。 2.指导学生品析细节描写,学写批注,品味句子深层意蕴。 【拓展资源】 《牛》 【课型】教读引领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指导学生摘录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把握立场态度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摘录文中起总领、过渡、总结作用的句子,理清故事情节。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勾画体现“我”对三只猫亡失态度的句子,把握“我”的立场态度。 3.引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简要概述“我”与“猫”的故事,体会作者对动物的立场态度。 活动二:指导学生品析细节,学写批注,品味句子深层意蕴 1.引导学生默读第三只猫的故事,勾画人物言行及对第三只猫的细节描写,学写赏析式批注,品味句子蕴含的意味。 。 2.小说除了写“我”和第三只猫的关系外,还写了其他人(物)与第三只猫的关系,引导学生勾画体现这些关系的句子,小组合作完成问题式批注研讨卡,品味句子深层意蕴。 活动三: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1.指导学生阅读《百味人生5》中的选文《牛》,感知文章内容,设计一个问题式批注,并完成释疑,初步体悟作者情感。 2.指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句,分析《猫》中的“我”和《牛》中的“我”与动物的相处方式及立场态度有何不同。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猫》·郑振铎 【教学建议】 本课时活动一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摘录关键语句,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作者立场态度。梳理故事情节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开头、结尾以及过渡性的语句,给学生以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我”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分析作者立场态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议论抒情性语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议论抒情句把握作者的立场态度。活动二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批注赏析细节描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编者给出的批注类型,学做赏析式批注和问题式批注,在撰写批注的过程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活动三是学以致用,在拓展练习中夯实本节课所学。 第2课时 指导探究 17.《猫》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探究三个故事的共同点及逻辑关系,概括文章中心。 2.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理顺文章结构,理解结构与主旨的关系。 【拓展资源】 《牛》 【课型】教读引领课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指导学生探究三个故事的共同点及逻辑关系,概括文章中心 1.小说讲述了“我”与三只猫之间的三个故事,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给出的图表,概括三只猫的共同点及三个故事之间的逻辑关联。 参考示例: 2.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探究结果,阅读助读资料,概括文章中心,探讨三只猫悲剧命运的隐喻。 参考示例: 活动二 指导学生理顺文章结构,把握结构与主旨的关系 1.本文讲述了作者与猫的相处,透露出作者对自然、生命及人类自身存在状态的感悟。教师指导学生完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把握结构与主旨的关系。 此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巡视过程中可随时答疑解惑,如果学生实在独立思考不出来,教师再安排小组合作。 2.完成了上面的思维导图之后,教师顺势引导学生结合上面对文章中心的理解,链接生活,从“人与动物关系”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阅读感悟。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安排这个任务时一定要强调要从“人与动物关系”的角度,谈自己对本文中心的理解。 活动三 指导学生拓展阅读,实践运用 教师提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