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5192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176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步,练习,解析
  • cover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确凿(záo) 菜畦(qí) 攒成(cuán) 秕谷(bǐ) B. 桑葚(shèn) 蝉蜕(tuì) 倜傥(tì tǎng) 盔甲(kuī) C. 斑蝥(máo) 锡箔(bó) 脑髓(suǐ) 拗过去(ǎo) D. 觅食(mì) 宿儒(sù) 覆盆子(fù) 东方朔(shuò)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桑葚 轻捷 云霄 油蛉 B. 珊瑚 收敛 书塾 陌生 C. 无妨 鉴赏 啄食 缘由 D. 搏学 和蔼 恭敬 质朴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是一位宿儒,学识渊博,深受学生们的尊敬。 B. 课堂上,老师提问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气氛十分活跃。 C. 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让人难以接受。 D. 元宵节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璀璨夺目,引得路人驻足鉴赏。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使我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B. 百草园的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地方。 C.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D. 能否珍惜时间,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5.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课文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记叙了作者童年时期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 B. 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那里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和充满童趣的活动。 C. 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作者对其充满了厌恶之情。 D.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6. 填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本文选自他的散文集《_____》。 7. 请写出课文中描写百草园自然景物的句子(至少两句)。 8. 仿照例句,续写句子。 例句:百草园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画里有皂荚树的高大挺拔,有覆盆子的酸甜可口。 续写:三味书屋是_____,_____。 课内阅读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9.选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请简要分析。 10.选段中“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11.作者在选段中写了哪些童年趣事?请简要概括。 课外阅读 童年的玩与学 周国平 我小时候对读书的热爱,恐怕不亚于现在的某些“书虫”。记得我刚上小学时,就迫不及待地啃起了父亲书架上的书。那些书大多是繁体字,内容也很深奥,但我凭着一股钻劲,居然也读得津津有味。 我最喜欢读的是童话和寓言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我读了一遍又一遍,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通过读这些书,我不仅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还学会了分辨善恶美丑。 除了读书,我也很喜欢玩。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院子里捉迷藏、打陀螺、滚铁环。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合作,也锻炼了身体。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童年是幸福的。读书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玩耍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我觉得,童年时期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