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古诗文阅读 读经典故事;欢迎走进文学经典长廊,在这里你能与智者交流,学习经典中的无穷智慧。读经典故事, 完成小题。 孟子幼时,其舍①近墓,常嬉为墓间②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③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gǔ)人④街 (xuàn)卖⑤之事。其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 复徙居⑥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zǔ)豆揖让进退⑦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子矣。” 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注释】①舍:居住的房子。②墓间之事:指丧葬之类的事。③处:安置。④贾人:商贩。⑤街卖:沿街叫卖。⑥徙居:搬家。⑦揖让进退:打拱作揖、 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解释以下句中画线的词。 ① 其舍近墓 ②遂迁居市旁 2.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3.翻译句子。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4.孟母多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阅读提升。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xiè),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①。公之余辄②(zhé)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③,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选自《清史稿·郑楼传》) 【注释】①无留牍:没有遗留下的公文。②辄:疏。③谴:谴责,责备。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值岁荒,人相食 或阻之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8.下列对郑板桥的人物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板桥是一个有力的人。“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体现了他有才华。 B.郑板桥是一个清廉的好官。“公之余辑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体现了他的清廉。 C.郑板桥是一个勤政的好官。“宣元贿赂,案无留隙”体现了他的勤政爱国。 D.郑板桥是一个爱民的好官。“若辗转中报,民岂得活乎?上有道,我任之”体现了他有责任感,敢于担当。 9.郑板桥为什么不听有的人的阻止而开仓济民?请在文中找出来。 目不窥园 ǒ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甲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少治《春秋》 下帷讲诵 其精如此 11.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其”分别指代的内容。 ①或莫见其面: ②其精如此: 12.根据你的理解,写出“目不窥园”的意思 13.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董仲舒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 阅读文言小故事,回答问题。 湖州颜氏,夫妇出佣,留五岁女守家。溺门前池内。家有畜犬,入水负至岸,复狂奔至佣主家,作呼导状。颜惊骇归家,见女伏地,奄奄气息,急救乃苏。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入水负至岸 负: 复狂奔至佣主家 复: 15.“溺门前池内”这句话的意思是( ) A.颜氏在门前池内溺水了。 B.家犬在门前池内溺水了。 C.五岁小女在门前池内溺水了。 16.这则文言故事的主要内容是( ) A.颜氏出佣。 B.幼女溺水。 C.家犬救女。 阅读下列小古文,完成练习。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②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③辄④执书立窗下,就明⑤而读。如是⑥者十四年。洎(jì)⑦北归,窗下石上,双趺(fū)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谪:被罚流放或贬职。②寓:居住。③昧爽:拂晓,黎明。 ④辄:总是。⑤就:靠近。明:光,光亮。⑥如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