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8440

12.《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7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论语,十二,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亦说乎(yuè) B. 吾日三省吾身(xǐng) C. 逝者如斯夫(fū) D. 博学而笃志(dǔ)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愠: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____ (3)温故而知新 故:_____ (4)匹夫不可夺志也 夺:_____ 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恕乎 C. 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D. 学而不思则罔 三十而立 4.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尊君在不 5. 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吾日/三省吾身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6. 翻译下列句子。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的句子是:“ , ?” (3)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句子是:“ , 。” 8.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吾日三省吾身”体现了孔子对自我反省的重视。 B.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态度。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孔子对生命短暂的悲观情绪。 9.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C.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D.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内容涵盖哲学、政治、伦理等多个方面。 10.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理解。 11. 课内阅读 阅读《〈论语〉十二章》中的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亦说乎 说:_____ ②学而不思则罔 罔:_____ ③三军可夺帅也 夺: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选段中孔子强调了学习的哪些方法和态度?请简要概括。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2.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孔子观于周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选自《荀子·宥坐》) 【注释】①欹器: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②宥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③挹:舀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孔子观于周庙 观:_____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 顾:_____ ③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覆: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3)孔子从欹器的特点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4)这个故事与《〈论语〉十二章》中的哪句话所蕴含的道理相近?请简要分析。 13. 微写作 请以“我心中的孔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