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188539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测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11-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20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解析,测试题,发展,会的,编版,经济
  • cover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选择题 1.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 ) A.垦殖运动 B.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 D.市民阶层 2.下面是《中世纪印刷工场》及其简介。这一场景反映出当时手工业制造的特点是( )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自治城市; 行业:毛纺织业; 工序: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 A.个体经济;分散经营 B.集中劳动;分工协作 C.自给自足;统一管理 D.技术变革;经济繁荣 3.英国档案馆保存的13-16世纪的行会请愿书多达1900份,请愿内容包括行会的日常生活、财产管理、场所变动、宗教活动、经营权利等,语气态度通常较为强硬。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工商业阶层力量增长 B.市民起义此起彼伏 C.行会积极争取参政权 D.庄园经济逐渐衰落 4.13、14世纪,欧洲城市、农村的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在农村大多数贵族将地产抵押或变卖,而富裕农民、骑士等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生产、交换等环节。这反映了( ) A.西欧城市开始重新兴起 B.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C.西欧封建庄园经济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5.14世纪,商人不再仅仅是商品的买卖双方,而是开始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成为生产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不仅改变了生产关系,也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革新。工人在统一的生产工具和规范下分工合作,显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一现象推动( ) A.庄园制度的发展 B.租地农场的产生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手工工场的发展 6.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小农经济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7.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据图可知,“新”的内涵是( ) A.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加速了奴隶制度的解体 C.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D.改变了欧洲的社会风貌 8.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说明,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 A.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下表说明了14—16世纪的西欧( ) 年代 1363 1381 1445 1520 身份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农夫 雇工 总计 105 56 124 83 74 74 50 58 雇工所占% 35% 40% 50% 54% A.普遍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B.垦殖运动的盛行 C.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D.手工工场的出现 二、材料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周围农村的农奴为了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从而获得了市民的身份并享有自由。市民阶层的崛起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摘编自蒋相泽《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材料二 商业和手工业使城市成为当时的样子……到12世纪,城市纷纷以各种方式争取独立,建立自治政府。商业的发展需要一种更高效率和独立的法律……在商业法的保障下,产生了这样一种习俗:如果一个农奴逃到城镇,在那里生活了一年零一天未遭拘捕,他便成为自由人。 ———摘编自[比]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 (1)据材料一,概括10世纪以来欧洲人口移动的主要方向,并指出该人口移动带来的社会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城市发展的因素。 试卷第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