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集中训练 5.(2分)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是①,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②一,是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彼此心头的屡屡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③,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征途上平添惬意。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q) 安慰。友情,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是地久天长里我们成长的足迹 ,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母亲,收获“好好儿活” 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条清澈的小溪 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春天生生不息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藻,把终年贮蓄的绿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6.(2分)如果班级要组织一次读书交流活动,以下话题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A.我的读书计划 B.读书活动主持人串词稿的编写 ①(qi) C.怎样激发阅读经典的兴趣 D.谈谈读书之乐 ②贮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20分) 2.(2分)在括号内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一)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8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甲】 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我们企盼走进冬天。然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北方的冬天,却显得肃杀,我们要学会享受冬天。享受冬天,就是坐在山巅感受大自然的 李白 粗犷与旷达:享受冬天,就是静坐窗前,欣赏雪花的,守住冬天的这片静谧,抛开心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忧虑,便会走进贮蓄着抒情诗的意境:享受冬天,就是走进呼啸的寒风里,不吝啬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信和勇气,去与冬天较量,让酷寒锻造你的意志,与怯懦诀别,然后去谱写青春的奋斗篇 【乙】 章。 夜上受降城闻笛 3.(2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李益 A.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使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B.由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7.(2分)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A.甲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4.(2分)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B.乙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A.纷纷扬扬 B.咄咄逼人 C.莽莽榛榛 D.气象万千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8.(2分)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第1页,共4页临川六中、临川区第五实验学校初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集中训练 答案和解析 1、①歧 ②zhù 2、: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后面的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阐述,故文中括号内应填入: 3、C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因此修改为:通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我们感受到了冬天的温晴。 4、A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纷纷扬扬:形容雪花、树叶等飘落物在空中纷乱飘舞的样子。 B.咄咄逼人:形容气势逼人,使人难以忍受 C.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D.气象万千:形容景象千姿百态,十分壮观。 句中形容雪花飞扬,用“纷纷扬扬”恰当。 5、 D “小溪”“流淌”搭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